黃金價格在今年首季大漲氣勢如虹,4月22日更受美國前總統川普再度點燃關稅戰言論影響,帶動避險情緒推升金價至每盎司 3,500美元歷史新高。不過,近期國際市場風向轉變,金價連續回跌近兩週,迄5月2日已自高點大幅下挫約 7%,導致不少高點進場的投資人慘遭重挫。
散戶高點追金慘賠,一晚暴虧200萬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中國掀起買金熱潮,不少民眾搶買人民幣計價的黃金存摺。有投資者表示,他在金價高峰時以每克約829元人民幣(換算約每盎司3,545美元)大額買入千萬元黃金,未料金價隔日即大幅回落,一夜間虧損超過 47萬人民幣(約新台幣200萬元)。
另一名投資者則坦言:「好不容易賺了一些錢,但金價一跌,之前的獲利幾乎全部吐回去。」顯示散戶投資人對於黃金波動風險認知不足,恐造成資金重大損失。
針對金價急跌,前立委蔡正元在政論節目《前進戰略高地》中指出,部分投資機構可能因財報壓力,為彌補股票、債券虧損而選擇獲利了結黃金部位,以修飾帳面表現。他強調這與會計上的「保守原則」有關,「賺了不入帳,賠了必須入帳」,導致黃金成為被動變現的對象。
蔡正元預期,此波獲利了結潮可能延續至5月中旬,但認為金價不會跌破每盎司3,000美元,長期仍具投資價值。他分析,當前金價波動反映的是帳面修正而非基本面惡化,因此投資人不必過度恐慌,但應避開追高。
分析師:短期觸頂、避險需求降溫
根據美國期貨交易平台 RJO Futures 資深市場策略師帕維羅尼斯(Daniel Pavilonis)觀察,黃金在3,500美元附近已出現技術性觸頂,隨著各國與美國的貿易協議逐步明朗,市場避險情緒降溫,金價短線上漲動能減弱,進入整理期。
法人指出,儘管金價自高點滑落至每盎司3,200美元附近,但基本面仍有支撐,包括地緣政治風險、全球通膨壓力與美國經濟疲軟。然而,若美中貿易局勢出現轉圜、甚至達成協議,則有可能引發市場情緒「V型反轉」,導致金價快速回跌,投資人高點進場風險升高。
期元大 S&P 黃金(00635U)ETF 團隊也指出,美中貿易戰對市場心理影響深遠。雖然川普主張關稅手段、引發投資人避險需求,但中國近期下調部分進口關稅,加上美方有意與印度、日本、南韓等國達成協議,使市場氛圍相對轉趨穩定,金價因此回落整理。
元大投信表示,未來金價走勢仍取決於地緣政治、通膨前景與美國貨幣政策走向,投資人應謹慎控管風險、設好停利停損點,避免在波動中過度追高。
總體來看,黃金市場仍受到美中貿易情勢、美國利率政策與全球通膨預期影響。雖然多家投行仍看好長線金價表現,但在川普點燃新一輪關稅風波的同時,也帶來更多政策變數與情緒面震盪。投資人應避免盲目追高,重視風險管理與資金控管,才能在動盪市場中穩健獲利。 (相關報導: 台灣1產業恐掀倒閉潮!台幣狂漲慘了「一半以上業者虧損關門」,產業鏈斷掉、員工一夕失業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李伊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