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價在美中貿易關係意外回暖的衝擊下,今(13)日亞洲盤初即跌破每盎司3230美元關卡,連續第二日走弱並徘徊於一個月低點。這場由宏觀局勢引發的價格劇震,正深刻重塑著全球最大的黃金消費市場——中國的黃金珠寶產業格局,傳統飾金需求急凍,投資型金條異軍突起,產業龍頭面臨嚴峻考驗。
金價如坐雲霄飛車 消費者「看多買少」婚嫁金飾急凍
根據陸媒《貝殼財經》報導,北京朝陽區的陳女士表示,「五一長假後看金價,心又涼了半截!」,原計購買的婚嫁金飾,因金價反覆波動而暫時擱置。她觀察到,周大福(01929-HK)等品牌的足金價格雖已從4月22日創紀錄的每克1082元人民幣高位回落至998元附近,但市場的劇烈震盪讓她這樣的消費者普遍轉向觀望。
陳女士的態度折射出當前中國黃金市場的深層變化。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中國國內黃金消費量較去年同期下降5.96%。其中,黃金首飾消費量同比暴跌26.85%,反觀投資型金條銷量則逆勢大增29.81%。
市場人士指出,今年春節後金價經歷了罕見的大幅波動。4月16日,國際現貨黃金一度突破每盎司3270美元,帶動中國國內品牌金飾價格集體衝破每克千元人民幣大關,部分品牌單日漲幅即達16元。然而,僅一周後行情便急轉直下,至4月24日,金價已較高點驟降44元;五一長假期間,部分品牌足金價格更一度回落至850元區間。
價格的劇烈波動顯著延長了消費者的決策週期。多個金行普遍出現「看的人多,買的人少」的現象,尤其在周大福、老鳳祥等傳統品牌門市,選購投資金條的顧客明顯多於黃金飾品的消費者。更有銷售人員透露,傳統旺季的「婚禮三金」套組訂單量,較去年同期大約減少了四成。
傳統品牌巨頭財報慘澹 新興模式逆勢突圍
市場的寒意也直接反映在上市公司的財報數據上。中國A股上市的「中國黃金」今年首季歸母淨利潤較去年同期大幅縮水62.96%;「老鳳祥」(600612-CN)與「周大生」(002867-CN)的淨利潤降幅也均超過20%。港股上市的「周大福」,其中國市場同店銷售額亦下降13.2%,並在最近一季內關閉了397家門市,加盟店在其通路中的佔比也從九成降至83%。
與傳統重量級品牌的困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部分採取差異化策略的企業實現了逆勢成長。例如,「菜百股份」憑藉強化投資金條銷售,今年首季營收年增30.18%,其中貴金屬投資產品營收增幅高達45.28%。該公司去年更逆勢新增20家直營店,總門市數突破百家。另一匹黑馬「老鋪黃金」則憑藉其「古法黃金 + 一口價」的獨特模式,在高端市場表現搶眼,銷售額增速達166%,據稱其單店年收入可超過3億元人民幣。
產業結構調整加速 專家獻策轉型之路
金價波動引發的結構性調整,正迫使傳統品牌加速優化。老鳳祥、周大生等均在加速門市調整與升級。專家指出,傳統品牌過度依賴規模擴張的模式已遭遇瓶頸。
面對原物料成本上漲與終端消費疲軟的雙重挑戰,業者們開始積極探索轉型路徑。「菜百股份」透過提升小克重飾品的製程設計,使其古法金品類銷售額成長了37%,同時也加大與文化IP的聯名產品開發力度。「老鋪黃金」則嘗試「類奢侈品」的體驗店模式,在一線城市核心商圈打造沉浸式的購物場景。
分析師江瀚等人認為,黃金珠寶品牌未來必須建構「投資型產品 + 飾品型產品」的雙產品矩陣,並針對不同消費族群(如Z世代對設計創新敏感,35歲以上族群傾向投資保值)開發輕奢客製化、婚禮套件等多元化產品組合,同時透過會員系統經營提升顧客的重複購買率。專家楊大筠也強調,在黃金珠寶產品同質化競爭日益加劇的背景下,「品牌溢價能力」將成為企業突圍的關鍵,品牌必須將產品與消費者的生活方式、文化認同進行深度綁定。周大福推出的「傳承」系列古法金飾,便成功透過抖音等社交平台實現單月銷量破萬件的佳績,印證了「國風美學」的巨大商業潛力。 (相關報導: 黃金一夜暴跌!3大利空重擊,金價探底了嗎?專家:1價格區間才敢入手 | 更多文章 )
業界普遍預測,若未來金價波動成為常態,將倒逼整個黃金珠寶產業加快數位轉型步伐。目前已有部分品牌開始嘗試黃金租賃、線上客製化設計等創新服務模式,試圖在震盪的市場環境中尋找新的增長點。這場由國際金價波動所引發的中國黃金珠寶產業深度洗牌,最終將推動整個產業從單純的商品銷售,向更注重品牌價值、文化內涵與消費體驗的「價值轉型」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