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持續推動貿易政策調整、加徵關稅陰影籠罩全球市場的背景下,投資人正積極尋找能抵禦不確定性的穩定標的。相較於直接受到關稅衝擊的硬體與半導體類股,以微軟(MSFT-US)為首的軟體企業,因其產品特性較不受實體運輸及關稅壁壘限制,展現出強勁的「抗震」能力,正成為當前市場資金追捧的避風港。
微軟財報驚艷、股價強彈 軟體股領軍突圍
科技巨頭微軟近期公布的財報表現大幅優於市場預期,受惠於人工智慧(AI)相關產品的強勁需求以及雲端業務的樂觀展望,其股價自今年4月低點以來已強勢反彈超過25%,市值更一舉超越蘋果(AAPL-US),重返全球第一的寶座,為軟體股的多頭氣勢注入一劑強心針。
另一軟體服務巨頭ServiceNow(NOW-US)的表現同樣亮眼,股價在財報後創下十年來最大單日漲幅。公司樂觀預期,旗下AI軟體產品的年度經常性合約業務(ARR)將於明年(2026年)正式突破10億美元大關。此外,數據分析平台Datadog(DDOG-US)和雲通訊公司Twilio(TWLO-US)等軟體企業,其財報表現也普遍獲得市場正面評價,進一步鞏固了軟體板塊在當前市況下的投資吸引力。
績效分野:軟體股獨秀 硬體、半導體承壓
從年初至今的市場表現來看,軟體股族群的強勢可見一斑。軟體股指數累計上漲近5%,明顯優於同期間下跌近1%的那斯達克100指數。相較之下,直接曝露於關稅風險下的費城半導體指數同期下跌約4%,硬體科技類股指數的跌幅更是逼近13%,表現相對疲弱。
滙豐銀行(HSBC)科技研究部門主管史蒂芬·伯西(Stephen Bersey)明確指出:「軟體股因其產品無需實體運輸的特性,自然能夠避開關稅調漲所帶來的直接成本壓力。」他表示,「我們對軟體股的看法遠比硬體股來得樂觀,當前的市場波動反而為優質軟體公司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進場機會。」伯西特別點名看好微軟、ServiceNow、甲骨文(ORCL-US)及Salesforce(CRM-US)等指標性軟體企業。
獲利展望上調 軟體企業基本面強勁
不僅股價表現出色,軟體企業的獲利前景也持續看好。根據彭博行業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的最新數據,市場對軟體企業今年的整體獲利成長預期已上調至13%,高於一個月前預估的11.6%;營收成長預期也從9.8%提升至10.6%。
形成對比的是,儘管半導體行業的營收成長率預期可能略高於軟體業,但相關企業的獲利預估卻因美中貿易摩擦及出口限制等因素而持續遭到下修。例如,超微(AMD-US)已預警,受到對中國出口限制的影響,今年營收恐將因此減少高達15億美元。蘋果和亞馬遜(AMZN-US)也先後警告,關稅將分別為其本季增加9億美元的額外成本,並可能對消費者支出造成負面影響,進一步削弱其未來的成長動能。
專家:動盪年代 軟體股更易持有
Penn Mutual資產管理公司基金經理人喬治·西波隆尼(George Cipolloni)分析,當前科技股已明顯分化為兩大陣營:一類是如蘋果、亞馬遜等直接面臨關稅壓力的硬體與半導體公司;另一類則是不受關稅直接衝擊的軟體公司。
西波隆尼指出:「在當前經濟環境充滿不確定性的時刻,能夠規避關稅影響的軟體股,無疑成為更穩健且相對容易持有的投資選擇。」他預期,「只要全球市場的波動性持續存在,軟體股的表現將有望持續優於整體大盤。」
綜合來看,在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仍高的環境下,軟體股憑藉其獨特的商業模式與強勁的獲利增長前景,正成為投資人尋求避險與成長機會的焦點。 (相關報導: 美股狂飆只是一時?最強分析師列3大投資策略:美元、美債要這樣買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李伊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