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內瓦貿易談判後,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12日在白宮記者會上表示,中國已同意「全面開放市場」,並稱此舉有助於「統一與和平」(it’s going to be great for unification and peace),引發各界議論。美利堅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趙全勝認為,北京已定調賴清德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而川普仍樂意打出「台灣牌」,不過「和平」仍是台海的「公約數」。
沒人希望台海像俄烏戰爭一樣血流成河
趙全勝13日下午於台灣大學政治學系,以「川普新政下的中美博弈與台灣問題」為題發表演講。針對外界熱議川普所言的「統一」,趙全勝回應,「我也在問這個事」,川普可能是隨口說的,還是他心裡真有考慮,又或者他曾經用「團結」(unity)這個詞放在美中關係,「他沒有深入去解讀這個問題,我們還得看。」
專研美國東亞政策與區域關係的趙全勝,判斷川普2.0「攘外必先安內」,而中國已對美國劃出紅線,第一條就是台灣問題。近來美國「棄台」論調甚囂塵上,但趙全勝表示川普不會放棄台灣,因為「台灣牌」成本低、效率高,只要動動嘴、動動腳,就能把台海兩岸攪得雞犬不寧,「何樂而不為呢?」再加上俄烏戰爭的經驗,川普並不是真的要參加戰爭,只是要找一個代理人而已。
在趙全勝看來,北京已定調賴清德為「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解放軍至今發動4次圍台軍演,其中2次都是針對賴清德而去。他提醒,俄烏戰爭給了很多啟示,小國的命運都是由大國來掌控,烏克蘭成為一個被犧牲的棋子,川普和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白宮的對話,就能看出大國赤裸裸的霸凌局面。美國前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也說過,「在國際體系中,如果你不在餐桌上,就可能會在菜單上。」

「從這個意義上講,以台灣來說,與其等著讓大國來決定自己的命運,不如主動開闢渠道與雙方溝通,以保證最好的利益。」問題在於,台海究竟還有沒有公約數?趙全勝指出「還是有的」,公約數就是「和平」,沒有人希望台海打仗,像俄烏戰爭那樣血流成河。台北希望和平,北京也希望和平,和平就成為共同的目標,雙方可以就此展開接觸,各自做出一定的妥協,做到危機預防與危機管控。
兩岸需要一個避免誤判形勢的訊息管道
趙全勝舉例,1983年3月,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亞洲問題研究協會年會上,任教於美國西東大學的台灣學者楊力宇將「中國統一之展望」列為討論會的專題之一,參加者包括台灣的國際法大師丘宏達。3個月後,中國大陸邀請楊力宇與丘宏達訪問北京,但丘宏達認為「漢賊不兩立」故未成行;而楊力宇不只去了北京,還受到鄧小平接見,鄧小平首度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構想。趙全勝以此說明,兩岸的溝通交流,不同學者有不同態度,但有時候還是需要一些主觀能動性。
放眼今日的兩岸關係,趙全勝坦言,他此次到台灣訪學,有機會與前副總統呂秀蓮、陸委會前主委邱太三,以及海基會前董事長洪奇昌等綠營人士長談,他們都表示跟大陸之間有不同的渠道。 (相關報導: 中美貿易談判進展神速?旅美學者:川普被「這件事」打疼了! | 更多文章 )
趙全勝再以川普1.0時期的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的馬克‧米利(Mark Milley)為例,他曾秘密致電時任中共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李作成,保證美國是穩定的,不會對中國發動襲擊,若有襲擊的話會事先警告中方。米利的行為雖被川普認定為「叛國」,但趙全勝強調,兩岸之間最起碼得有一個渠道,如果兩岸發生擦槍走火,至少有管道能互相傳送相關訊息,從而避免雙方的誤判和誤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