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中公布「日內瓦會談聯合聲明」後,世界上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的關稅大戰快速降溫,美國總統川普12日更在白宮表示「美中關係全面重置」、「關稅不太可能回到145%」、「我們無意傷害中國,但中國正在受到很嚴重的傷害,他們很高興可以跟我們對話。」川普還說,週末可能會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屆時雙方可能發表更多協議事項。
「第一回合習近平贏了」
北京與華府12日公布的聯合聲明高度振奮國際市場,許多分析師表示「沒想到關稅會降這麼快、這麼多」。不過《華爾街日報》分析,這場由川普發動的全球貿易戰還遠遠談不上結束,包括第一個與美國達成協議的英國、第二個達成協議的中國,都只是完成了一個初步的談判框架,要達成全面貿易協議仍需投入更多時間談判。
荷蘭國際集團(ING)經濟學家費希納(Inga Fechner)坦言,這份聯合聲明將被視為中國的勝利,但也增加了停火協議破裂的風險,他也不敢想像這次的關稅暫緩能夠一直持續下去。由於美國企業一定會把握機會,利用較低的稅率盡可能補充存貨,因此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反而可能會擴大。
《彭博新聞》也認為,自川普上調關稅以來,習近平始終堅定不願妥協,甚至多次拒絕川普的通話要求,結果12日公布的聯合聲明「幾乎滿足了北京的所有核心主張,被外界視為習近平堅持對美強硬立場的重大勝利」。Trivium China聯合創辦人麥卡弗(Trey McArver)指出:「這幾乎是中國能希望獲得的最佳結果—美國讓步了。未來,中方將更有信心掌握對美談判的籌碼。」
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中國問題專家史考特・甘迺迪(Scott Kennedy)認為,若非中國強硬反制、甚至祭出報復性關稅與出口管制,川普不可能輕易讓步,「這將進一步鞏固習近平在國內外的地位—他是這一回合衝突的最大贏家」。
「川普被看破手腳」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首席亞洲經濟學家馬克·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表示:「看看中國是否願意在這些談判中提出任何實質性的成果,這將很有趣,但我認為他們沒有感到巨大的壓力」、「中國成功識破了川普的虛張聲勢」。《經濟學人》也說,美國給了中國一份「異常優渥的關稅協議」—至少接下來90天如此。
智庫「歐洲外交關係協會」(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亞洲計畫主任歐特爾(Janka Oertel)指出,川普確實被迫回到4月2日的原點,中國才願意開始談判,北京將會解讀為川普終於退讓,中國的心理狀態將比之前更加強勢。歐特爾也強調,在沒有看到北京就市場准入或擴大美國商品進口等關鍵問題的細節之前,12日的聯合聲明根本不算「真正的協議」。
德意志銀行的策略師薩拉維洛斯(George Saravelos)對《彭博新聞》表示,這次的美中休戰協議經過高度「舞台管理」,而且還有一個顯著特點—川普這次並未提前在社群媒體上放話。他認為,這一切都是「談判進入更緩和、更相互尊重階段的明確信號」,這也是中國方面的另一項重要的訴求。中國如今擁有3個月的談判窗口,可望與美國爭取一份更廣泛、兼顧自身利益的貿易協議。
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由於美中之間的緊張情勢出現和緩跡象,美國市場目前已回升至年初水準,這也是川普宣布「解放日」關稅以來最顯著的復甦。不過即便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從145%降至30%,根據威廉斯估計,在關稅稅率為40%的情況下,中國對美國的出口依舊可能下降三分之一,顯然30%還是會造成市場與供應鏈嚴重衝擊的高關稅。
美中貿易戰2.0大事記
2月1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幾乎所有進入美國的中國商品徵收10%的關稅
2月4日:中國對部分美國進口產品徵收10-15%的關稅
3月4日:川普將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稅率提高至20%
4月2日:川普宣布10%的基礎關稅、以及對貿易逆差嚴重國家的「對等關稅」。其中對中國進口產品徵收34%的關稅,使得總稅率來到54%;中國對大多數美國進口商品徵收34%的關稅。
4月9日:中國表示將從4月10日起對美國商品徵收84%的關稅;川普提出的對等關稅今日生效後,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稅率來到84%,總稅率高達104%。川普隨後表示,對中國的關稅將上調至125%,這意味著包括2月的關稅在內,總關稅來到145%。
4月11日:北京將美國進口商品的關稅提高至125%,並稱「不會對進一步加徵關稅作出回應」。
5月12日:美國和中國在瑞士舉行貿易談判後宣布,自5月14日起暫停90天的對等關稅。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的總關稅將從145%降至30%,中國對美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將從125%降至10%。
川普:美中關係非常好
川普12日在白宮召開記者會表示,美國與中國之間的關係「非常好」。他說「我們無意傷害中國」,但中國「正在受到非常嚴重的傷害」、「他們正在關閉工廠,那裡發生了很多動盪,他們很高興能跟我們合作」。川普表示,美國政府與中國達成了一項「偉大的貿易協議」,而且這原本會是「一項規模大得多的協議,但他們在最後一天取消了」。
川普還提到中國將「暫停並取消所有非貨幣的貿易壁壘」,他的說法是「中國同意取消所有的非貨幣壁壘」,「他們已同意開放中國,全面開放中國。我認為這對中國將是極好的,對我們也是極好的,我認為這對統一(unification)與和平非常有利。」
川普說,他還是對中國保留了20%的芬太尼關稅,因為他們還在將芬太尼輸往美國。不過川普也說「他們已經同意會停止這麼做」,「他們將因此不必支付數千億美元的關稅」。川普強調,美國與中國透過最新協議已經實現雙邊關係的「全面重啟」,「這筆交易最棒的部分,就是中國同意向美國企業敞開大門」。他強調美國已經對中國開放市場,中國卻沒有這麼做,這是不合理的—但川普所宣布的這些細節,其實都不在12日公布的聯合聲明裡,有待雙方的後續磋商。
《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全文(2025/5/12)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中國」)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美國」),
認識到雙邊經貿關係對兩國和全球經濟的重要性;
認識可持續的、長期的、互利的雙邊經貿關係的重要性;
鑑於雙方近期的討論,相信持續的協商有助於解決雙方在經貿領域關切的問題;
本著相互開放、持續溝通、合作和相互尊重的精神,繼續推進相關工作;
雙方承諾將於2025年5月14日前採取以下措施:
美國將
(一)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號行政令中規定的對中國商品(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商品)加徵的從價關稅,其中,24%的關稅在初始的90天內暫停實施,同時保留依該行政令的規定對這些商品加徵剩餘10%的關稅;
(二)取消根據2025年4月8日第14259號行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號行政令對這些商品的加徵關稅。
中國將
(一)相應修改稅委會公告2025年第4號規定的對美國商品加徵的從價關稅,其中,24%的關稅在初始的90天內暫停實施,同時保留對這些商品加徵剩餘10 %的關稅,並取消根據稅委會公告2025年第5號和第6號對這些商品的加徵關稅;
(二)採取必要措施,暫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針對美國的非關稅反制措施。
採取上述措施後,雙方將建立機制,繼續就經貿關係進行協商。中方代表是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美方代表是財政部長史考特·貝森特和美國貿易代表賈米森·葛里爾。協商可在中國、美國,或雙方商定的第三國進行。根據需要,雙方可就相關經貿議題進行工作層面諮詢。
美中談和激勵市場反攻
在美中12日發表聯合聲明後,美元對包括日元、歐元和英鎊在內的其他主要貨幣都呈現升值,被認為是主要避險商品的黃金價格則出現下跌。BBC指出,金價在4月中旬創下每盎司3500美元的歷史新高,但在關稅大幅調降的消息傳出後,金價、一度跌至每盎司3215美元,之後才小幅回升。
包括美國、歐洲、香港股市都在美中宣布關稅協議後大幅開高,道瓊指數上漲超過 2.5%、標準普爾 500指數同樣上揚。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漲幅超過 3.5%,蘋果、亞馬遜及輝達均有顯著漲幅。從中國進口貨物的公司股票更是大幅飆升,包括Target的股價上漲超過5%、Nike也上漲超過8%。儘管華爾街瀰漫樂觀情緒,但許多分析師都警告,一紙聯合聲明並未完全抹消經濟風險。
針對美中關稅暫停90天的決定,中國歐盟商會表示雖然「對此決定感到鼓舞,但不確定性仍然存在」。該商會在一份聲明中說:「這部分是因為某些關稅僅暫停 90 天,部分是因為這些關稅最初實施時就具有不穩定的性質」、「希望看到雙方繼續進行對話、解決分歧,避免採取會擾亂全球貿易並對夾在中間者造成附帶損害的措施。」
中國企業仍在積極備戰
BBC指出,儘管美中貿易戰出現緩和跡象、關稅也一口氣降了115%,但中國企業仍在為未來可能加徵的關稅做準備。為中國企業全球化發展提供服務的Atlas Ways大中華區負責人李昀(Elaine Li)表示:「坦白說,許多中國企業已不再相信關稅會維持不變。對企業而言,他們能做的最好準備,就是在下一輪關稅到來前,為自己的公司築起護城河。」
李艾琳對BBC表示,對許多中國出口商來說,最新的關稅減免只是暫時的。關稅的快速變化促使他們採取更多元化的全球策略,並且從被動接單轉為主動開拓國際市場,「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但更難的是讓一個剛醒來的人重新入睡」。德意志銀行的經濟學家喬治·薩拉維洛斯(George Saravelos)認為,美國與英國及中國達成的關稅協議顯示,川普心裡真正的關稅上限與下限可能就是30%(中國)與10%(英國):「這兩個數字現在合理地界定了川普關稅最終將落在何處,相較於上週,現在的局勢更加明朗。」
(相關報導:
李忠謙專欄:輸掉「膽小鬼賽局」之後,川普還能跟中國談成「偉大貿易協議」嗎?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