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立委會為了政治風向縱容故宮亂搞預算解凍嗎?

113年12月18日分組審查時,立委陳培瑜提案質疑故宮百年院慶活動未有明確架構、策展活動意義不明。(資料照,柯承惠攝)

7日(四)立法會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開了預算解凍第一槍,文化部已經全數解凍。恐怕接下來國會裡,審議時吹哨壯膽所謂嚴審,解凍時輕騎過關的路線,已經底定了。然而,故宮的「新故宮計畫」預算解凍報告,極盡輕蔑立法院審議權限之能事。對於當初教文會分組審查,針對該計畫提出共23案的緣由,解凍的專案報告,不是漏答一案、也不是漏答兩案,而竟是朝野立委23案,一案也未回答,自己寫自己的。這豈非公然挑釁立法權?立委會自輕自賤,各自為了執政需求及大罷免話題,莫名其妙地解凍新故宮計畫嗎?

新故宮計畫是預算解凍重頭戲

「新故宮計畫」是近年來國立故宮博物院重要的中程計畫,歷經三次修正並延長,目前執行期間為107至116年,總經費達一百億餘,光今(114)年就編列十八億餘,可以說是故宮預算的重頭戲。如果這都可以隨便呼攏,那就是整攤故宮的預算,都不用玩了。113年12月18日教文會分組審查,藍白綠朝野立委,共提出111至133案共23案,主席萬美玲宣告:「我們進入到這整個預算,范雲委員、陳培瑜委員以及好幾個委員都有提到,就是要專案報告,這一點先確認一下,沒有問題,就是一定要專案報告。整個預算數的凍結規模,葛如鈞委員3.5億,既然都要做專案報告才能解凍了,那我們就以葛如鈞委員的3.5億,大家有沒有意見?好,那我們就在這一目當中凍結3.5億,專案報告完畢之後,始得解凍。」、「第117案要改主決議嗎?還是就併凍就好了?改主決議是不是?好。第117案改主決議。第126案,雅琳的案子。…改主決議,好。」

也就是說,除了117、126兩案外,朝野立委的21案,均統一併入第2項第5款第5目,凍結3.5億元的專案報告。然而,這個報告函送進來立法院,竟然一個提案也沒有回應!?

故宮報告只是內部管考彙整 並非回應立委監督

這份報告共31頁,約1萬6千餘字,從過去年度執行情形、今年度編列執行,並將三個分項計畫進一步敘述(北部院區整(擴)建計畫、故宮國寶文物修復展示館建設計畫、博物館群國際觀光網絡系統建置計畫),不知情者看來,恐會誤解這是一份內容詳實,體例完整的報告。若這樣想,誤會可就大了。說到底,國會不是編列預算的主體,行政部門才是,國會的角色,是在既有編列預算的基礎上,透過控制收支來影響施政。從政治學術語來說,「滾木立法」頗得其旨趣:國會無權亦無能改變行政部門的整體施政和政策,僅能透過審議過程,植入議員想要的訴求,連同原先預算整體通過。這從85年以來,除了90、91、114三年外,減列比率都未超過2.4%;或預算法第52條的附條件/期限決議,及附帶決議法拘束力規範意旨而言,就可窺知一二。也就是說,行禮如儀地報告計畫落實進度,那是行政部門內部管考的事情;並非行政-立法互動關係,更不是對國會、對人民負責任的表現。 (相關報導: 不滿政院特別預算配比!藍自提版出爐 刪撥補台電1000億元、納普發現金1萬元 更多文章

這份報告,從頭到尾都是在照新故宮計畫自身的邏輯撰寫。從格式上來說,經常閱讀預算報告的朋友,一定會知道,常規來說行政部門會有專門段落,稍微整理當初各提案單元,並逐一析述。今年新故宮計畫的預算報告,並沒有這樣的段落。這本來就屬「行政院所屬各機關中長程個案計畫編審要點」中,計畫核定後,行政部門自行追蹤落實進度的範疇。無論如何說明經費進度、相關法規、量化指標、今年展覽,這仍然根本不是一份預算報告,只是故宮把內部資料,拼成一份文件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