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刪減10月後恐無法辦護照?林佳龍喊「存量吃緊」 事實查核中心揭真相

近來網上瘋傳「辦護照要快!10月以後沒辦法印護照」。示意圖。(資料照,李艾庭攝)

外交部長林佳龍日前在立法院備詢提到「護照估計到10月可能就沒辦法印製」說法,隨後有媒體宣稱「恐不能辦護照」,引發外界討論,也有人質疑每次辦護照收規費1300元,外交部為何喊沒錢印護照?對此,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發文揭真相。

根據近期吵得沸沸揚揚的護照之亂,網傳「外交部每本護照收1300元規費,卻喊沒錢印護照」?事實查核中心指出,根據「公庫法」第9條規定,民眾申辦護照時繳納的每本1300元規費,必須全數繳入國庫,作為中央政府歲入。預算法規定「收歸收、支歸支」,政府收入都要繳庫,不能直接花用。各部會業務所需支出,會編列預算、經立法院同意後支用;若預算不足,也不能直接動用規費收入,應依法申請預備金。

事實查核中心表示,外交部編列印製護照預算,需經立法院審查同意,若預算被刪,確實可能影響業務。因此傳言稱有規費即不影響護照印製,是錯誤的說法。

而網傳「辦護照要快!10月以後沒辦法印護照」、「外交部去年早就決標印製180萬本護照,現在卻把護照數量不足的責任推給預算刪減」?事實查核中心提到,還原林佳龍4月21日於立院詢答過程,他當時確實提到預算的刪減或凍結,也提到護照可能在10月無法印製;但從隨後領務局的說明可知,會與護照製作的中央印製廠聯繫,提早展開護照製作招標工作,以因應10月護照不足、可能動用護照安全存量的狀況。

事實查核中心說,根據領務局說明,護照決標數量不等於全年需求量,2024年決標180萬本護照僅是單次需求量,後續會因應民眾需求、動態追加。檢視歷年護照印製與實際發放數量也可驗證上述說法。傳言稱外交部本來就僅打算印180萬份,是把單次招標數量誤以為是全年用量。 (相關報導: 美債211兆炸彈要爆了?專家示警「核彈級崩盤」:全球股市再掀腥風血雨 更多文章

事實查核中心指出,林佳龍在立院的發言經片段、擴大解讀,有部分傳言錯稱10月以後就沒護照可辦、引發民眾誤解。另有傳言將去年護照製作決標數量誤導為今年年度需求,忽略預算刪減確實可能影響護照印製及領務局其他業務。傳言均以片段資訊討論民生重大議題,缺乏完整脈絡。因此,為「錯誤」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