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汽車(Toyota Motor)表示,受到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祭出的關稅政策影響,將使該公司在短短兩個月內,營業利益受到1800億日圓(約新台幣376.2億元)的衝擊,這家日本車廠已將4、5兩個月的影響納入評估,但如今前方情勢仍充滿高度不確定性。預期會拖累該品牌的全年財測,豐田最新預估、截至2026年3月31日的會計年度,其營業利益是3.8兆日圓(約新台幣7900億元),遠低於分析師原先預期的4.7兆日圓(約新台幣9800億元)。
綜合彭博與CNN報導,豐田公開表示,結合川普的關稅政策和日圓升值帶來的壓力,大幅抵銷該品牌混合動力(Hybrid)汽車因市場強勁需求的獲利優勢,這個財年利潤預期將下降21%。現任執行長佐藤恒治在記者會上表示,財報勢必會受到關稅衝擊,只是所有細節仍處於不確定與變動狀態,很難精確衡量實際影響的程度,不過豐田汽車確實正在考慮,擴大品牌在美國本土的產品開發與製造量能。
Breaking News: Toyota said U.S. tariffs would cost it $1.3 billion in profits for April and May, and leave the auto industry “in extreme flux.” https://t.co/dE4cGIdJBg
— The New York Times (@nytimes) May 8, 2025
事實上,早在豐田之前,過往高度倚賴跨國供應鏈與自由貿易(FTA)福利的汽車產業,早已對川普的關稅政策怨聲載道,深怕因此帶來龐大附加成本,無論是人力、材料或進口層面,都讓各大車廠非常苦惱。像是跨國品牌斯特蘭蒂斯(Stellantis NV)與賓士集團(Mercedes-Benz)已先後撤回全年財測,而其他車廠則警告獲利將大受影響。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則透露,該品牌在關稅衝擊下,最多將面臨50億美元(約新台幣1513億元)的汽車關稅衝擊,福特汽車(Ford Motor)則因預估損失15億美元(約新台幣453.9億元),暫停提供全年財報數據。
考量汽車產業反彈聲浪,川普也簽署命令鬆綁一部分關稅壓力,在美國境內製造並販售車輛的車廠,可依其美製車價值獲得最多3.75%的抵銷額,暫時緩解5月3日生效的25%零件關稅。

豐田強調,對其美國業務的長期承諾不變。其他日本車廠則開始調整策略:日產汽車(Nissan Motor)暫停自墨西哥出口SUV至美國,本田汽車(Honda Motor)則將其Civic油電混合車,生產線由日本移轉至美國;馬自達(Mazda Motor)則暫停向加拿大出口一款美國製車型,作為應對措施。
美國一直都是日本五大車廠的最大市場,根據彭博資訊統計,去年(2024)美國市場佔豐田全球銷量23%、日產28%、速霸陸(Subaru)更高達71%。日本車廠2024年在美國合計賣出約590萬輛汽車,其中大約一半屬於進口車。不過,雖然市場普遍擔憂,未來車價會因為關稅衝擊出現大漲價,副社長宮崎洋一(Yoichi Miyazaki)表示,短期內豐田應該不會立即調漲車價,希望消費者不要過度擔心或恐慌。 (相關報導: 「對等關稅」協議第一砲!川普宣布先搞定英國,美國代表本週直球對決中國 | 更多文章 )

雖然整體產業籠罩高度不確定性,豐田仍預測本會計年度,該品牌在全球整體銷量,將從2024年的1100萬輛,小幅成長至1120萬輛。豐田旗下包含油電混合動力與純電車在內,廣義電動車型的銷量,在2024年就佔整體銷量的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