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0元繳國庫!新科技執法啟用「取締近5萬張罰單」,魔王路段曝光、多數駕駛都忽略

新店區2024年1月16日起設置的科技執法點,包括北新路一段88巷、復興路與中正路口、中正路與建國路口等8處,迄今已開出4萬9,233件罰單。(資料照/洪煜勛攝)

新北市新店區自2024年初起在北新路、復興路、中正路等8處交通要道設置科技執法設備,至2025年3月底,累計開出將近5萬張罰單,平均每6位居民就有1人遭取締,總罰鍰金額估計高達5,000萬元。市議員陳儀君質疑,科技執法原意雖為提升交通安全,但從違規數據未見明顯改善,反而激起民怨,呼籲執法應更人性化,「應是科技在執法,而不是科技在搶錢」。

新店8處科技執法開罰近5萬件

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陳儀君指出,新店區人口約30.6萬人,從2024年1月16日開始設置的科技執法點,包括北新路一段88巷、復興路與中正路口、中正路與建國路口等8處,迄今已開出4萬9,233件罰單,平均每件罰鍰約1,000元。她認為這樣的取締數量過高,卻未見違規明顯減少,顯示執法成效與初衷產生落差。

她舉例指出,光是復興路與中正路口的三項違規類型,包括未依規定轉彎、未依標誌標線行駛、闖紅燈,自2024年7月1日啟用以來就開出超過3萬5千張罰單,質疑相關號誌是否過於繁複、設計不清,讓民眾在不知情下違規。「不該讓民眾在不清楚的狀況下挨罰,應提升告示明確度,而非默默取締增加罰款收入」。

為改善民眾誤觸法規的情況,陳儀君建議,可仿效台北市做法,在科技執法設備前設置醒目的告示牌或跑馬燈裝置,特別是在光線昏暗或有外地駕駛人不熟悉路況時,提供即時明確提醒,讓駕駛能夠清楚辨識行駛規則,避免不必要的罰單。

對此,新北市警察局長廖訓誠回應指出,科技執法的設置目的是為了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減少警力負擔,同時培養民眾守法習慣。新北市交通大隊則補充,根據統計,科技執法啟用後,中正路與復興路口的事故率下降了4%,未來將配合交通局加強在設施前增設醒目警示路牌,以提升用路人的即時反應能力。

未依規定轉彎、未依標誌標線行駛罰款

汽車駕駛人轉彎或變換車道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600元以上1800元以下罰鍰:

一、不注意來、往行人,或轉彎前未減速慢行。

二、不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

三、行經交岔路口未達中心處,占用來車道搶先左轉彎。

四、在多車道右轉彎,不先駛入外側車道,或多車道左轉彎,不先駛入內側車道。

五、道路設有劃分島,劃分快、慢車道,在慢車道上左轉彎或在快車道右轉彎。但另設有標誌、標線或號誌管制者,應依其指示行駛。

六、轉彎車不讓直行車先行。

七、設有左、右轉彎專用車道之交岔路口,直行車占用最內側或最外側或專用車道。

闖紅燈罰款

機車闖紅燈處1800元以上2700元以下罰鍰;小型車罰款2700元以上4000元以下;大型車為3600元以上5400元以下罰鍰;紅燈右轉罰款600元以上1800元以下。 (相關報導: 亮綠燈左轉卻被罰1800元!警方揭違規取締標準,1情況沒轉彎直接開罰 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蔡惠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