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台幣強勢升值,引發外界高度關注。5月2日早盤,台幣匯率不僅突破32元整數關卡,更一路升破31.5元,最高達31.14元,創下2024年初以來新高。根據盤中資料,台幣一度暴升8.7角、升幅逼近3%,成為亞洲主要貨幣中升幅最亮眼的一支。
是誰在推動台幣升值?美國真的施壓了嗎?
面對市場質疑是否受美方壓力影響,央行在1日嚴正澄清,美國財政部從未要求台灣調升匯率,媒體相關報導「與事實不符」,目前兩國溝通管道順暢,未來將持續就總體經濟與匯率政策交換意見。
央行真的沒出手干預嗎?
儘管央行公開表態「無美國壓力」,但根據市場觀察,央行近期未見大規模進場干預匯價,反而讓新台幣順勢升值,引發外界解讀是否「刻意放手」應對美國點名。儘管如此,據匯銀人士指出,央行仍會「靜默買匯」,以穩定市場流動性,維持匯市不致失序。
台幣升值會衝擊哪些族群?
市場分析認為,新台幣急升恐加重出口導向企業的匯兌壓力,尤其第二季報表可能出現損失。不少業界人士表示,若升值趨勢持續,企業恐需重新評估對外訂單與成本策略。 (相關報導: 美元摔下神壇!高盛點名「這3種亞洲貨幣」成新寵 全球金融格局大翻盤 | 更多文章 )
升值還會繼續?央行怎麼說?
央行進一步說明,儘管新台幣升幅明顯,但整體對美元匯率仍較其他貨幣穩定。央行強調會致力維持新台幣「動態穩定」,不排除在匯市過度波動時採取必要行動,此外,對於美方在近期與日本協商匯率政策時所傳達的「不干涉具體匯價」立場,央行也持續密切觀察國際金融市場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