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Goldman Sachs)最新報告指出,隨著全球央行尋求儲備資產多元化,減少對美元的依賴,亞洲三大貨幣包含韓元、星幣(新加坡元)和人民幣,正成為儲備資產配置的新寵!
為何央行加速「去美元化」?
自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美國凍結俄羅斯的美元儲備,引發全球央行對美元資產安全性的疑慮。高盛分析師指出,這一事件促使各國央行重新評估儲備資產配置,尋求更安全、多元的選擇。
哪些亞洲貨幣最受青睞?
高盛報告中提到,韓元、星幣和人民幣是亞洲最具潛力的替代貨幣:
韓元:隨著韓國預計於2025年加入富時世界政府債券指數(WGBI),全球投資者對韓國債券的需求將增加,進而推動對韓元的需求。
星幣:新加坡擁有AAA信用評級,金融市場穩定透明,深受全球央行信任,吸引大量儲備資金流入。
人民幣:中國作為全球貿易大國,人民幣的流動性和使用範圍持續擴大,成為儲備資產多元化的自然選擇。
美元地位是否動搖?
儘管美元仍是全球主要儲備貨幣,但其主導地位正逐漸減弱,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占比已從2001年的超過70%下降至目前的約58%,高盛指出,這一趨勢可能會持續,特別是在美國政策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
黃金是否成為新的避風港?
除了亞洲貨幣,黃金也成為央行多元化儲備的選擇之一,高盛預測,隨著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上升,黃金價格可能在2026年中期突破4,800美元,央行對黃金的需求增加,進一步推高其價格。 (相關報導: 美債要垮了!殖利率「創40年最猛漲幅」、火售潮升溫 專家警告:像極第三世界 | 更多文章 )
全球央行對美元的依賴正在減少,亞洲貨幣和黃金成為新的儲備資產選擇,這一趨勢反映出全球金融體系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投資者需密切關注相關動態,以調整資產配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