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信不立,一個人信用的塑造,要有一段長久的時間,並經得起任何考驗,逐漸形成與他人的共同確信基礎,彼此樂於交往。國家發行的貨幣及債務信用,也是相同的情形,如能一直維持著高度的信賴,風險因素降到最低,為各國間貿易交易普遍採用及持有,不過,如不加以珍惜得來不易的信用,要破壞及崩坍,也是一夕之間。
美國單憑美元是國際通行的貨幣,美債又為全球各國廣為買單,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大陸的人民幣,雖有去美元化的努力,目前還是難望其項背。因而,美國已經夠偉大了,美國只要能繼續保持美元霸權及美債信用,何須再度偉大。美國電影遍布全球,其中的情節,只要地球逢到災難,都是美國人身負解救人類的重任,化除危機,影響到全世界的觀眾心理,很少會受到質疑,如今的川普,正在改變美國既有的正面形象。
川普的4月2日關稅大刀,砍向全球,而且連親密的盟友也不放過還,結果造成美元、美債及美股的大跌,甚至還有傳言,川普打算以關稅及受到美國保護為手段,要求對美國的順差貿易國,以原持有的長短期美債,轉換為百年無息債券,使我國央行總裁楊金龍,一語道破為等同美國倒債。
貨幣是有交易的功能,也是財產衡量的標準,取代原始社會的以物易物情形,基於現代金融的多樣及複雜性,貨幣可衍伸出很多的型態及工具,加上槓桿原理的運作,可創造出信用擴充數倍的效果。但是,最基本的原則,貨幣要由可信任的及穩健經濟的國家發行,除了國力以外,該國的各種軟硬實力及長期累積的信譽,更是不可缺少。
美國長期以來,是超級強權,有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國家的GDP,曾達到全世界的三分之一,先前還曾以美元可依一定比例,無限的兌換黃金,創造出了美元霸權,後來美國無法承受世界各國一再的提領黃金,美國總統尼克森於1971年廢除了黃金與美元的兌換制度,惟美元通行全球已久,並無其他強勢貨幣可以全面替代,國際上仍需要值得信賴的通行貨幣,美元的地位並不受影響。
美國仍可以一直發行貨幣,美國政府的公債,債評信用是最高等級,各國也樂於持有,對美國有貿易順差的國家,賺取美元後,保留部分流動性的美元,其他大部分則購買美國公債,及少數比例的其他國際通行貨幣,如歐元及英鎊等,加上黃金存量,構成外匯存底,又可賺取美債利息,這是美國與全球各國共存共榮的經濟與金融基礎。
美國的財政在柯林頓擔任總統時期,以減少政府支出及提高稅收,將前任老布希總統留下2千億美元財政赤字,轉為財政盈餘,相當健康。但後來的繼任者,因減稅及支出龐大,債務一直大幅增加,現在更是暴增到36兆美元,而且有31%的未償債務,在未來的12個內到期,須要償還,還得借新還舊,財政的黑洞一直擴大,川普重用的馬斯克,預計將聯邦政府人員裁減29萬人,目前為減少10萬人,雖省下1500億美元的支出,但要付解職及優退的支出1350億美元,杯水車薪,無裨益於財政。
現在川普的要務,在於改善美國的財政體質,減少美債的發行,並維持美元及美債的信用。美債在2023年8月遭惠譽降評一級,這已經是個警訊,而川普竟然異想天開,上任後只想到加高關稅到極端,盟友都中獎,威脅全球。最粗略的判斷,美國薪資是我們的三倍,在新興國家方面,是五倍以上,連最高價的蘋果手機,都要在中國大陸及印度生產,在高關稅之下,除了半導體及少數高獲利的傳統產業以外,一般製造業也不會到美國生產,否則無利可圖。
川普語帶輕佻,變動不定,所用幕僚都是不具備經濟專業知識,或者是自創偏執的美國視角理論,並缺乏前瞻的作法,及深謀遠慮的策略,只會一時逢迎川普的喜好。川普要打關稅戰,不要搞成全球成為只有美國及非美市場,世界各國雖然在一段時間,將接受調整過渡時期的陣痛,更大的問題,是美債信用堪憂,如果沒人要買單,打破全球既有的金融秩序,將引起不可測的經濟風暴,難以想像。
川普要當大帝,不要僅想著經修憲程序,再選下一任美國總統,饒了美國及全世界吧,要坐穩老大的位置,無論是黑白二道,都須將好處分配給小弟,恩威並濟,才有資格當家,美國的經典電影教父,已有所啟示,只會想到自己的利益,斤斤計較,輜銖必爭,老大的身份,早晚會被拉下。
川普如再暴衝,國內爭擾動亂不斷,美國在外國的威信掃地,建議效法中國唐代的李世民皇帝,用人唯才,聽取諍言,遠近折服,與中國大陸及其他國家互補合作,共同解決全球的地緣紛爭與衝突,人類共同面臨的氣候、生態及能源問題,不要只存著打壓他國爭霸之心,美國才能繼續維持偉大。 (相關報導: 美債根本沒有危機?專家揭一數字證明「哪會有問題」:這說法真是井底之蛙 | 更多文章 )
*作者為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