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預言關稅大戰將落幕:跡象顯示,川普可能準備撤回關稅

2025年1月20日,美國總統川普就職日,他與妻子梅蘭妮亞在白宮對面的聖約翰聖公會教堂參加完禮拜後對媒體揮手示意。(美聯社)

過去一週,我穿越了正在急劇變化的北美洲,從美國的亞利桑那州到華盛頓特區,然後前往加拿大的薩斯喀徹溫省(Sasketchwan),目睹了世界經濟運行方式發生歷史性變化的明顯後果。巨大的不確定性意味著沒有人真正知道它將走向何方。

從白宮玫瑰園步行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部僅需9分鐘。過去幾天,在這段非常短的步行路程中,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發生了碰撞。

前者是本月初,川普總統用一張非凡的圖表和一個備受質疑的方程式向世界發起挑戰的地方,他在那裡提出了所謂的「對等關稅」。

後者是僅僅三週後,在經歷了退縮、市場動盪和混亂之後,全球財政部長們聚集在一起,試圖收拾殘局的地方,而這些問題正在觸發反彈。

在包括七國集團(G7)和二十國集團(G20)成員的IMF會議上,發生了一件獨特的事情。美國代表不僅面對公開的敵意,還有幾乎來自世界所有其他地區的惱怒、困惑和深切關注,因為美國將全球經濟推回了危機邊緣,而這正是在經歷了四年的疫情、戰爭和能源衝擊後,全球經濟剛剛擺脫困境之際。

東亞國家表達了最強烈的關切,因為在四月初,它們被歸類為「掠奪者和劫掠者」,奪走了美國的工作機會,原因是這些經濟體(其中許多是美國的主要盟友)向美國出口的商品多於美國向它們出口的商品。

七國集團(G7)會議上的討論焦點是日本沉默而堅定的憤怒。據說日本感到被美國在貿易上的轉變所背叛,並且對美國貿易代表的真正意圖感到困惑,這種困惑最近引發了美國政府債券的拋售。日本財政大臣加藤勝信在圓桌會議上表示,美國的關稅「非常令人失望」,損害了經濟增長並使市場不穩定。

這讓我想起了2022年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時,發展中國家的財政部長們在英國首相利茲·特拉斯政府的預算危機期間問我英國是否一切正常。當時,英國是脆弱的根源,像新興市場一樣交易,而它通常的角色是解決這些市場的危機。

撤退的號角

面對動盪的國債市場,本週美國從貿易戰撤退的號角聲變得更加響亮。美國似乎向中國伸出了橄欖枝,希望中國回到談判桌前,從尊重其經濟成就到提出世界經濟「美麗的再平衡」的交易。這與之前「掠奪和劫掠」的指控相去甚遠。

然而,備受期待的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與中國同行的會面並未舉行。

大多數與貝森特會面後離開的世界其他地區代表報告了一種判斷:美國正在逐步遠離其無法承認的過度行為。

普遍認為,各國現在已沒有必要對美國關稅進行報復。這種判斷發生在沃爾瑪(Walmart) 和塔吉特(Target)的執行長私下告訴川普,從五月初開始貨架將會空空如也的時候,

從中國到洛杉磯港的貨櫃運輸量的崩潰——這是21世紀每個第一季度世界經濟的主要動脈——值得關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專家表示,他們可以從太空中看到影響,因為衛星追蹤到離開中國港口的船隻越來越少,且越來越空。當然,美國會否認這一點。 (相關報導: 「永不投降」的川普,為何在關鍵政策上屢屢退縮?《華爾街日報》:嘴上硬漢已力不從心 更多文章

白宮西翼的鬧劇

與會議開始時相比,IMF會議結束時的氣氛相對平靜很多。為什麼?因為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掌握了關稅議程,幾乎單槍匹馬地平息了市場和世界其他地區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