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經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低成長震撼」,2025年第一季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比2024年第四季下降0.2%。這是自2024年第二季以來,已連續四季經濟成長率低於0.1%。這意味著過去整整一年,韓國經濟幾乎處於停滯狀態。
《朝鮮日報》指出,過去即使經歷重大經濟危機,韓國也從未出現這麼久的成長停滯。韓國銀行24日公佈數據,2025年第一季的實際GDP初步值減少0.2%,比該行2月預測的0.2%還要低了0.4個百分點,最終呈現負成長。
《朝鮮日報》警告,這個數字尚未迎來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戰,韓國經濟卻已陷入低成長泥淖。
1997年IMF外匯危機期間,韓國經濟在連續三季經歷「-0.6%、-6.7%、-0.8%」的負成長後,第四季迅速反彈至2%的成長;2008年金融危機和2020年新冠疫情時,雖然經濟成長率也曾連續兩季低於0.1%,但隨後均實現1%至2%的成長。《朝鮮日報》指出,如今韓國經濟已連續三季表現低迷,卻未如歷史般出現反彈。
此外,2025年第一季的實際國民總收入(GNI)較上一季減少0.4%,這是自2024年第二季(-1.2%)以來再次出現負成長。
受建築業低迷所累
《朝鮮日報》稱,在民間消費疲軟的背景下,建築業的長期低迷成為第一季負成長的主要原因。加上醫療、娛樂和文化領域的消費減少,民間消費環比下降0.1%;建築投資則大幅減少3.2%。雖然降幅比2024年第四季的-4.5%有所收窄,但建築投資已連續四季負成長(-1.7%、-3.6%、-4.5%、-3.2%),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環比下降0.4個百分點。
設備投資方面,受半導體製造設備等機械類需求減少影響,第一季設備投資下降2.1%,創下自2021年第三季(-4.9%)以來的新低。作為韓國經濟重要支柱的淨出口情況也不樂觀,第一季淨出口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僅為0.3%,自2024年第一季以來持續徘徊在1%以下。
內需與出口雙下滑
專家指出,韓國經濟陷入低成長困境的原因在於內需和出口的雙重疲軟。一方面,政治不確定性尚未消除;另一方面,就業市場低迷與房地產市場停滯,導致消費無法回暖。為應對經濟困境,韓國政府已編制了12.2兆韓元(約合新台幣2900億元)的追加預算。韓國銀行預計,將為提升經濟成長0.1個百分點。
由於川普4月2日宣布了「對等關稅」的貿易戰爭,未來恐怕將進一步加劇韓國經濟的壓力。現代經濟研究所室長朱源(音譯)表示:「在今年經濟成長預期低於1%的情況下,韓國銀行4月並未降息,可能錯失了提振經濟的良機。應該通過降息等手段盡可能防止經濟衰退。」
川普來了,韓國經濟更慘了
《韓民族新聞》指出,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2日最新預測,全球經濟不僅在短期內,連中期也面臨下行風險。韓國今年經濟成長將降至1%,較三個月前的2%預測值調降1個百分點,IMF也將全球經濟成長預期從3.3%大幅下調至2.8%。 (相關報導: 川普要求巴拿馬、蘇伊士運河對美國船隻免費開放 | 更多文章 )
分析認為,韓國經濟被看衰,主要是因為美中經濟放緩尹錫悅事件的疊加影響。除了韓國之外,美國的經濟成長預期被下調0.9個百分點至1.8%;中國從4.6%降至4.0%;歐元區從1.0%降至0.8%;日本則從1.1%降至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