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26日引述知情人士說法,稱中國政府已悄悄針對部分美國進口商品豁免報復性關稅。這些商品都是中方無法迅速從其他來源獲得的重要項目,凸顯中國經濟在某些關鍵領域的脆弱性。
《華爾街日報》稱,中國當局已通知部分美國商品進口商,將免除最近對某些美國進口商品徵收的125%關稅增幅。豁免清單包括特定的半導體及晶片製造設備、醫療產品以及航空零部件,反映出中國在關鍵產業上,依舊高度依賴與美國貿易。像是高科技、航空太空以及製藥領域,都需要美製的關鍵原材料和設備。
這種現象不只出現在中方,美國政府稍早也針對中國製的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及其他電子產品宣布類似的關稅豁免,《華爾街日報》認為,這同樣顯示美國對中國貿易的依賴。
自從川普政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加徵20%的「芬太尼關稅」後,北京就採取了報復性措施,宣布針對部分美國進口商品(如能源產品及特定車輛)徵收關稅。4月2日川普宣布「解放日」關稅(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加徵34%)後,中國又進一步對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徵收報復性關稅,最終更將稅率提高至125%。
豁免項目有哪些
兩名半導體貿易商透露,自4月24日起,中國海關已取消對八類美國製晶片(包括中央處理器)的關稅,然而美國生產的記憶體晶片仍未被豁免。據悉,英特爾(Intel)及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生產的許多晶片產品都被免除關稅,但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部分記憶體晶片產品仍需繳納關稅。
據稱北京也準備了一份可能豁免關稅的美國進口商品清單,涉及工業化學品(如石英和乙烷)、光刻機、直升機及疫苗等。知情人士表示,該清單仍可能根據後續討論進行調整。益
隨著美中貿易戰的升級,中國政府一直在調查哪些美國商品應被豁免關稅,才能保護中國自身利益。知情人士指出,北京選擇不公開宣布這些豁免措施,既是為了避免暴露其結構性弱點,也為未來的政策調整和談判寶保留餘地。
這項豁免計劃涉及多個政府部門,由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統籌協調。美國商會中國分會主席何邁可(Michael Hart)表示,北京正在詢問在中國經營的美國公司,哪些美國進口零部件無法從其他地方獲得。何邁可指出,有製藥公司反映,部分運往中國的產品也被豁免了125%的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