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台灣大罷免時代 小笠原欣幸:若民進黨僅增加2、3席形同挫敗

日本政治學者小笠原欣幸表示目前台灣罷免聚焦於「親中」議題,因此選舉結果可能會影響台灣未來對中國的態度。(資料照,柯承惠攝)

全台大罷免如火如荼進行,過去多次精準預言台灣選舉結果的日本政治學者小笠原欣幸在臉書發文表示,罷免連署已進入第二階段關鍵時刻,涉及國民黨(含親藍立委)35人、民進黨15人,總計50人,佔全台73個選區過半數。

小笠原指出,罷免事件起因於公民團體對國民黨立委行為感到不滿,民進黨內部也出現支持罷免的聲音,國民黨則「以罷制罷」,開始對民進黨的立委提出罷免,使朝野以另一種形式展開對決。

小笠原表示,綜合目前台灣媒體的報導,可能進入罷免投票階段的約有10~20人,隨著舉行罷免投票的選區增多,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連鎖效應,對罷免推動方形成有利態勢;但反對者認為,罷免推翻去年選舉結果並不合理此外,親國民黨公民團體提交的連署名冊中被發現含有多名已故者的姓名,檢調單位已對國民黨的幾個地方黨部展開偽造文書嫌疑的搜索調查,這一事件也成為變數。

小笠原指出,若民進黨最終能增加6席,就能恢復過半席次,從而解決去年以來「朝小野大」的混亂局面,然而,如果民進黨僅增加2~3席,便等同於實質上的挫敗,在這種情況下,在野黨的主導權將進一步增強,政府施政將比現在更加艱難。

小笠原提到,由於罷免投票將在十多個選區舉行,爭點聚焦於「親中」議題,因此選舉結果可能會影響台灣未來對中國的態度。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