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今(22)日宣布上周再增2例麻疹病例,也是一起群聚個案,其中,境外移入個案是家住北市的女性,3月下旬至越南峴港旅遊,返國一周後出現症狀,包括發燒、咳嗽、鼻炎,此外,還有嘔吐的症狀,因她的症狀非典型,一度被誤診為腸胃炎,直到全身出疹,再加上她有旅遊史,才經醫師通報確診為麻疹。至於另一例本土案例則是這例境外移入案例的同事,在個案可傳染期內,2人曾經聚餐,因此境外移入案例發病後的匡列對象就含此本土病例,她也很有警覺性,一發病就通報衛生單位護送她就醫。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境外移入也就是指標個案是一名20多歲家住北市的女性,根據疫調,她小時候曾經接種2劑麻疹疫苗,所以原以為自己應該不太容易感染麻疹,不料返國7天還是出現症狀,其中還包括麻疹患者極少見的嘔吐症狀,以致於剛開始診所醫師都沒有懷疑她是麻疹,直到她發病第4天,臉上、脖子、四肢全身都出疹,此時已是她第4次就醫,醫師才通報她為疑似麻疹案例,經檢測也證實她為麻疹。
至於本土個案則是家住新北市的30多歲女性,她是上述境外移入個案同公司的同事,境外移入個案自越南返國後,2人還曾一起聚餐,因此,當她得知境外移入個案發病,自己也是被匡列的相關接觸個案時,就有心理準備了。
果然,在2人接觸的第9天,本土個案出現發燒、咳嗽、鼻炎及喉嚨痛的症狀,個案隨即通報新北市衛生局,由衛生局安排她就診。而這2例個案也是一起群聚個案,總計匡列相關接觸者235人,監測時間到5月11日。
麻疹創6年同期新高 境外群聚「全和越南有關」
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今年(2025)截至目前為止,我國已累計28例麻疹確定案例,其中11例為本土個案,17例境外移入個案,且全數來自越南;而無論是本土案例數或是境外移入數,均為近6年同期的新高。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今年國際上的麻疹疫情特別嚴峻,以越南為例,今年迄今已累計7.6萬例病例,且成人重病例數上升,也有成人死亡案例。主要理由是在新冠疫情流行期間,民眾因為不敢到醫院,越南許多省份的麻疹疫苗接種率都降到個位數;所幸現在疫情後,越南麻疹疫苗接種率已在慢慢追上來了,但短期內恐怕還是免不了會有一些來自越南的境外移入病例。 (相關報導: 防止塑膠入侵你的大腦 專家建議從飲食開始「自力救濟」 | 更多文章 )
羅一鈞強調,國內麻疹疫涵蓋率高達97~98%,不太容易發生社區性的大流行,所以民眾無須過度擔心。 反倒1歲以下的小小孩,若要前往麻疹流行疫區,疫苗一定要打好打滿,否則,嬰兒在完全沒有抗體下感染麻疹的死亡率,仍高達1%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