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賴清德出席方濟各喪禮必遭北京杯葛?學界分析:代表台灣的黑馬是他

學界分析,前副總統陳建仁因為與教廷關係深厚,又不是現任官員,最後很可能成為代表台灣出席教宗喪禮的黑馬。(取自總統府Flickr)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21日逝世,由於教廷是台灣方面在歐洲唯一的邦交國,總統賴清德是否將親自出席教宗喪禮備受關注。學界分析,北京勢必會干預賴清德訪問教廷,以防賴清德與包括美國總統川普在內的國際領導人同台。而前副總統陳建仁因為與教廷關係深厚,又不是現任官員,最後很可能成為代表台灣出席教宗喪禮的黑馬。

陳建仁是天主教徒,擁有「耶路撒冷聖墓騎士團騎士」及「聖大額我略爵士」頭銜,與教廷關係深厚,在擔任副總統任內多次代表台灣出訪教廷,並與方濟各會面。2005年4月2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逝世,當時的總統陳水扁親自出訪梵蒂岡出席葬禮,是首次有中華民國國家元首出訪梵蒂岡。2013年3月,方濟各就任新任教宗,當時的總統馬英九訪問梵蒂岡出席方濟各就職彌撒。

陳建仁代表台灣出席喪禮,阻力最小?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兼任副教授黃介正向《風傳媒》分析,教廷是台灣方面在歐洲唯一的邦交國,如果賴清德能夠出席教宗喪禮,在外交上當然是很好的安排。但是眼下這個時間點,台灣面臨外在兩大威脅,一方面是中共的軍演進逼,另一方面是美國的關稅戰壓力,讓台灣面臨重大挑戰。而且台灣內部一直在激化對立,賴清德還有這麼多時間、空間可以出席嗎?而且屆時全球各個大國的元首都可能出席,那教廷要怎麼安排賴清德的座位?教廷會不會考量未來的對中關係?

2025年4月21日,墨西哥城的大都會大教堂舉行紀念教宗方濟各彌撒。(美聯社)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4月21日逝世,由於教廷是台灣方面在歐洲唯一的邦交國,總統賴清德是否將親自出席教宗喪禮備受關注。(美聯社)

黃介正指出,台灣內部的情況也很複雜,因為民進黨政府一直帶給人外交乏力的感覺,對內的政治運作才是他們的重心。那麼民進黨會怎麼思考賴清德是否出席教宗喪禮的這件事?因為賴清德如果要親自去這一趟,就必須要成功,如果訪問成果不符預期,或是過程中讓人感覺台灣方面與教廷的邦交有所搖動,甚至被北京干預,這都會使得出訪效果出現偏差,賴清德與民進黨一定會去想,這趟訪問值不值得?有沒有利?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湯紹成向《風傳媒》表示,雖然中國大陸與教廷沒有邦交,但是北京勢必會透過其他管道的力量來防堵賴清德訪問教廷,畢竟像是川普等國際領導人都會到場,北京一定不願意賴在這樣的國際場合上曝光,所以北京一定會有動作。可是假設兩岸關係能有所改善,那北京或許會有所通融。或是北京可能對台灣採取懷柔手段,讓步令賴清德得以訪問教廷,換取台灣善意回應,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北京通融或懷柔的機率都有限。

湯紹成認為,陳建仁當然可能是替代人選,陳建仁與教廷關係深厚,有很大的代表性,目前也不具任何行政職務,最後有相當機率會是由陳建仁代表台灣出席喪禮,「陳建仁的機率比較大」,因為來自北京的阻力也會比較小,但這終究要看民進黨政府如何安排。

2023年9月3日,教宗方濟各抵達蒙古首都烏蘭巴託的草原競技場主持彌撒,現場有來自中國的天主教徒揮舞中國國旗。(美聯社)
學者湯紹成指出,教廷改善對中關係的意願絕對有,不會因為方濟各逝世就讓整體大方向出現變化。(美聯社)

方濟各逝世,中梵關係出現轉折?

黃介正表示,方濟各逝世後,中梵關係將面臨到一個新的開始,中梵會不會繼續往前走,這與北京的外交工作力道,以及新任教宗的政策方向都有關係。 (相關報導: 賴清德效仿扁親赴教廷追思方濟各?外交部回應了:台梵邦誼淵遠流長 更多文章

湯紹成則指出,因為方濟各任內積極改善對中關係,對中國主教如何產生的問題,與中方有所妥協,他逝世後中梵關係的變化還很難說,要看新任教宗用什麼方式處理。然而整體來說,教廷改善對中關係的意願絕對有,不會因為方濟各逝世就讓整體大方向出現變化,台灣依然要密切注意教廷與中國的關係如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