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怒嗆聯準會、金融市場逃命,比特幣成救命索──美國會步上土耳其貨幣崩潰、通膨陷阱?

2025年4月19日,抗議者在舊金山海灘以人鏈組成「彈劾並罷免」字樣,反對美國總統川普的倒行逆施。(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再度對聯準會開火,不僅公開要求主席鮑爾下台,還強力施壓要求降息,赤裸裸干預聯準會獨立性的行徑,引爆金融市場對美元資產信心的全面潰散。資金自股市、匯市、債市加速撤離,避險情緒升溫,除了黃金外,比特幣也異軍突起,迅速站上資金避風港的地位。

根據彭博(Bloomberg)報導,比特幣價格周一(21日)大漲約3.9%,衝上8萬8400美元,完全收復自4月2日川普宣布「對等關稅」政策以來的跌幅。

川普抨擊聯準會主席鮑爾,讓美元資產信心崩盤,資金湧進比特幣,4月21日比特幣價格漲幅明顯。(取自彭博網站)
川普抨擊聯準會主席鮑爾,讓美元資產信心崩盤,資金湧進比特幣,4月21日比特幣價格漲幅明顯。(取自彭博網站)

川普(Donald Trump)當天在其社群平台Truth Social發文,直指聯準會主席鮑爾是「大輸家」,聲稱若不立刻降息,美國經濟將陷入放緩。他強調,「許多人正在呼籲進行『預防性降息』,美國目前幾乎沒有通膨,能源與大多數其他東西的成本正在下降。」

川普於第一任期內親自任命鮑爾掌舵聯準會,卻頻頻發言猛批對方,政治干預聯準會運作的態勢日益明顯,川普團隊更研究是否能在鮑爾任期於2026年5月屆滿前,尋找法律途徑予以解職。

聯準會為主席鮑爾表示,央行將維持基準利率不變,並補充說現在要「等待經濟路徑進一步明朗」。(美聯社)
聯準會為主席鮑爾。(美聯社)

部分市場人士認為,川普此番言論或許有轉移政策失敗焦點之意,企圖掩蓋對等關稅政策引發的連鎖衝擊;但更令人不安的是,這種破壞中央銀行獨立性的行為,正在加劇金融市場的根本性動盪。

2025年4月10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內閣會議發表談話,赫格塞斯在旁聆聽。(美聯社)
2025年4月10日,美國總統川普(中)在白宮內閣會議發表談話。(美聯社)

事實上,自4月2日川普拋出對等關稅政策後,美股明顯遭受重擊,標準普爾500指數累計下跌9%,那斯達克重挫10%,道瓊工業指數也下滑9.6%。美元指數則一路狂瀉,21日一度跌至97.923,跌幅達0.9%,創下2022年3月以來最低點。

川普對聯準會的批評從來不是新聞,但如今的持續干預,讓人不禁聯想到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的極端操作。自2019年起,艾爾多安多次以政治手段干預土耳其央行決策,導致該國貨幣里拉從1美元兌5.3里拉狂貶至如今的38里拉。

早在2017年,土耳其通膨率便已飆升至雙位數,央行為穩定物價,於2018年緊急將一週回購利率調升至24%。然而,這項舉措遭到艾爾多安強烈反對,他於2019年首次動用總統權力,解職時任央行總裁切廷卡亞(Murat Cetinkaya),此後更接連撤換多位貨幣政策高層。

2021年,艾爾多安曾公開宣示:「我們當然不相信高利率。我們將透過低利率來壓低通膨與匯率。高利率讓富人更富、讓窮人更窮。我們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

結果是,通膨未見抑制,反而在錯亂政策操作下失控飆升,貨幣加速貶值,民眾信心潰散,資金紛紛轉進比特幣、穩定幣等抗審查資產。根據TradingEconomics統計資料,目前土耳其年通膨率接近40%。

加密貨幣新聞網「CoinDesk」分析指出,艾爾多安干預央行的劇本,如今對應川普乃至美國本身,應是一次警鐘。即使美元未必會如里拉般快速崩潰,但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若遭挑戰,其後果可能更具系統性風險。一旦干預趨勢無止無盡延續下去,美國投資人是否也將走向土耳其人的選擇,將資金轉往比特幣與替代資產尋求保值與避險,恐怕不再只是投機假設,而是潛在現實。 (相關報導: 日本米價狂飆,26年來首度進口韓國稻米救急 2公噸一上架即售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