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中貿易戰升溫,北京為了對美國企業造成巨大損失,藉此間接施壓華府改變政策,要求國內各大航空公司停止接受波音(Boeing)的客貨機,同時停止向美商採購零組件。但這個舉動看在部份產業分析師眼中,卻認為中國政府恐怕無法稱心如意,因為他們退回或不接收的飛機,可能會被波音重新分配給印度市場客戶,因為這個南亞霸主也非常缺可用飛機。
《日經亞洲》報導,在北京高層一聲令下,包含中國國航、東航、南航等眾多中大型航空公司,都在第一時間暫停接收波音的新飛機,或甚至停止原訂的飛機採購計畫。而根據波音提供的訂單資料,他們仍有130架新飛機,尚未交付中國籍航空公司,包含96架737 MAX,分別由中國南方航空與瑞麗航空(Ruili Airlines)訂購,另有還有6架787-9廣體飛機,則是準備交付瑞麗航空。而這些機型正好也是印度客戶,包括印度航空(Air India)與阿卡薩航空(Akasa Air)訂購的機型。
China's ban on Boeing deliveries likely a win for Indian airlines https://t.co/zYJDvaw8o7
— Nikkei Asia (@NikkeiAsia) April 17, 2025
航空顧問公司Martin Consulting執行長馬克(Mark Martin)表示,如今的印度航空市場,正面臨飛機數量嚴重短缺,大小航空公司都急需擴張機隊,因此這些原本分配給中國客戶的飛機,完全有可能被波音轉往供應印度。另一位顧問合夥人潘迪(Satyendra Pandey)也認同這個觀點,強調無論從市場發展潛力、或是現實機隊即時需求,波音非常有可能這麼做,藉此降低其損失和額外成本。
而且類似案例也不是第一次發生,早在2024年,波音就曾將一部分「白尾機」(white tail aircraft,原為他人訂購但最終未交付的飛機)交付給塔塔集團(Tata Group)旗下的印度航空。

印度航空產業近年蓬勃發展,確實成為兩大製造商眼中兵家必爭之地。最先受益的一方是空中巴士(Airbus),他們自2020年開始,從印度靛藍航空(Indigo)等眾多當地業者手中,拿下超過1300架新飛機訂單。而波音則是自2021年起,從印度航空與新興業者阿卡薩航空手中,合計獲得446架新飛機訂單,占波音在中亞、東亞、南亞與東南亞地區獲得訂單總數的一半。目前波音仍分別欠兩家航空公司178與199架飛機。
印度國內人口持續成長,且隨著收入穩定增加,民眾搭機出行頻率也不斷提升,讓當地一般航空與低成本航空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也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但這些公司卻有相同的煩惱,那就是飛機交付時程經常被拖延,而且常常一拖就延遲非常長時間,讓他們無法即時讓機隊擴張,進而影響各航線正常運作。

波音背後生產線的問題,除了數年前兩大嚴重死亡空難,導致該品牌聲譽重挫,也被美國等航空監管機構盯上;他們在美國本土的生產線,去年底也面臨工會大罷工,一口氣讓工廠停擺長達2個月時間。至於法國空中巴士也沒好到哪去,該公司旗下從引擎、機艙設備與其他零組件,全都出現供應延誤狀況,經常讓客戶面臨交機延後,只能繼續等待下去。 (相關報導: 川普關稅讓航空業遭遇亂流,原本期待的輝煌一年恐將落空 | 更多文章 )
雖然市場存在大缺口,但身為航空產業顧問的馬克仍在受訪時表示,無論是中國和全球多過,都曾對波音的安全性提出過疑慮,「希望印度也能有所警覺,不要淪為西方劣質產品的傾銷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