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時賺200元,打掃阿姨竟買4間房!逆轉人生靠1招:幸好沒聽婆婆的話

打掃阿姨的工作不算高收入族群,且在消費高的情況下,卻能買進四間房!(示意圖/取自pexels)

編按:在物價飛漲、買房困難的時代,靠打掃為生的阿姨竟能在北京擁有四間房,背後靠的不是高薪,而是極致的節儉與長遠的規劃。她用每月收入1萬元人民幣、儲蓄率高達70%的理財方式,逆轉人生、為兒子準備好婚房,也為自己的退休生活打下穩固基礎。這個「時薪台幣200元卻買四房」的故事,不只讓人驚嘆,更讓我們反思——財務自由靠的不是收入,而是選擇與紀律。

先享受還是先吃苦?不同世代、不同環境下,做法跟答案截然不同。他人的價值觀與成功故事無法照搬,因為每個人的環境起點都不一樣。

前年夏天,我去北京探望女兒,打算住一段時間。和女兒商量後,決定找大一點的房子住。因女兒工作繁忙,找房子、租房子的事就由我負責。搬家前一天,女兒問我:「媽咪,明天搬家要不要找個打掃阿姨來幫忙?這裡人工便宜,135 塊能提供3小時的服務,這樣妳的搬家體驗會好很多,不用那麼累。」

我心算了一下,大概是台幣600。在台灣我沒有請過打掃阿姨,剛到北京我沒有其他事,本可以自己整理,加上房東已經請人清理過,不需額外的清潔,女兒的東西也不多,我也只有一個行李箱而已,其實是不需要請阿姨幫忙,我自己就可以搞定。

但我還是跟女兒說: 好。

因為我知道,如果我不在這裡,她一定會請阿姨幫忙,這135塊的費用也是她自己付的,我不用為了幫她省這筆錢,然後做的氣喘吁吁,很累之後再來心生埋怨,覺得女兒都沒幫忙,或是態度表現得不夠感激媽媽的辛勞。

這樣不會讓母女感情更好,反而可能生出嫌隙。我不想把親子關係經營成「媽媽犧牲了,妳要感激」,那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第二天,阿姨來了。整理過程中,阿姨問我紙箱還要不要? 我想著紙箱是新的,女兒之後可能還會搬家,新家空間大也有地方放,我打算問女兒,阿姨卻告訴我:「別問了,現在年輕人沒一個會留的。」 果然,女兒訊息回覆我 「不用留,紙箱很便宜」。

後來阿姨和我聊起天來,告訴我她的經驗。她讓我看她的穿著,一身紅色線衫、合身9分牛仔褲,腳下是Nike 球鞋,確實比一般清潔阿姨時髦。阿姨開心的說,這身行頭沒花一分錢,都是她幫打掃工作的女孩們送的。

她說現在的姑娘愛亂買東西,不合意就丟。就像這雙球鞋,是之前幫忙打掃的女孩換工作,搬家時整櫃的鞋子都不要了,讓阿姨能穿就拿走。阿姨本來不懂品牌,打算拿兩雙,但室友女兒一看說是進口牌子,別丟,上網賣,最後賣了 20 多雙鞋賺了1000 塊。

年輕人不把錢當錢,阿姨:我靠節儉翻轉人生

我好奇那個女孩是不是很有錢,但阿姨說就是普通上班族,她感慨「現在的年輕人啊,不是特別有錢,也沒車沒房,就是不把錢當錢看。

她有問女孩為啥不帶走鞋子,女孩說麻煩,換工作就買新的。這讓我想起年輕時的一個朋友,她們搬家時也是鍋碗瓢盆全丟,說東西便宜,打包麻煩,到新家再買比較省事。

讓我想起一句話,這世上有兩種人不把錢當錢看,一種是不缺錢的人,另一種是沒錢卻硬要裝得像有錢 (相關報導: 有錢人為何越來越有錢?富三代一句話道盡富人和窮人最大差別,學起來才能提早退休 更多文章

跟眼前因為省錢而快樂的阿姨大不相同。阿姨問我有幾個小孩,我說一個女兒。她感嘆:「生女兒好,不用為婚房煩惱,像她有兩個兒子,就辛苦多了,得準備兩間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