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上班的社會新鮮人,最容易犯下的初期錯誤決策,就是壽險。新鮮人很容易相信業務的話術,或是跟在保險公司上班的朋友簽下不必要的保險契約,千萬要注意。
關於保險,務必牢記兩大原則:
1.保險是為了預防「發生機率很小,但一旦發生,損失將極為嚴重的緊急狀況」,而「不得不購買」的產品。
2.保險的運作機制,就是保險公司占便宜,買保險的人吃虧(否則保險公司會倒閉!)。
傻傻地買保險來「保心安」是一種愚蠢的行為,但保險員最喜歡玩這種心理戰術。千萬不要被情緒牽著鼻子走。
年輕商業人士必備的保險,就是跟開車有關的保險、火災險,還有如果家裡錢不夠多、卻有了小孩,那就幫負責賺錢的人保壽險(保到小孩長大成人就好,簡單的保險即可。一定要選保險費低,期滿或解約也不會退費的類型),大概就這幾種而已。至於繼承遺產時要保哪種險,將來再想也不遲。
附帶一提,爸爸最近得了癌症,因此深度體認到:在日本,如果有健保,就不需要民間的癌症險了。只要有健保,用一般存款就足以應付醫療支出。換言之,根本不需要買保險。
「事後來看」,如果有癌症險,就能由保險費支付住院費用及交通費,感覺比較划算。但是,在「事前的決策階段」,人無法知道自己會不會得癌症,因此,既然癌症險是一種「保險公司占便宜,買保險的人吃虧」的賭注(保險公司早就把機率算好了),那麼不買癌症險,就是正確的選擇。
不懂得區分「事前」與「事後」差異的人,恐怕在保險領域之外的諸多領域,也會持續當「冤大頭」。
作者介紹|山崎元
經濟評論家,1958年生於北海道。東京大學經濟系畢業後,進入三菱商事就職,之後歷經野村投信、住友信託銀行、美林證券、明治生命、UFJ總研等,總計換了12次工作。
除了擔任投資顧問,也經常上電視、寫專欄與演講,講解經濟架構與投資之道。他擅長使用辛辣犀利的筆鋒銳評經濟,專欄深受廣大讀者喜愛。
著有《經濟評論家父親給兒子的一封信:關於金錢、人生與幸福》《30歲之後,你想要多有錢?》《精明投資人的18項武器》《第一次領薪水就該懂的理財方法》等多本暢銷著作。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先覺《經濟評論家父親給兒子的一封信:關於金錢、人生與幸福》(原標題:保險就是「穩賠不賺的賭注」)。 (相關報導: 有錢人為何能越來越有錢?專家曝富人才懂的「2大致富方式」,學起來月薪3萬也能提早退休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李伊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