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連鎖居家品牌傳「全台門市將關閉」!經營32年大規模轉型,業者曝未來規劃

生活工場傳出4月底起,將陸續撤出全台實體門市,全面轉型為線上商城與批發零售。(資料照/林彥呈攝)

(更新時間4/17)擁有32年歷史的本土居家品牌「生活工場」,近年面對無印良品、宜得利NITORI、IKEA等國際品牌,以及HOLA、特力屋等本土連鎖的夾擊,市場競爭壓力日益升高。繼先前陸續關閉街邊店後,近期傳出與多家百貨合約到期不續約,自4月底起將陸續撤出全台實體門市,全面轉型為線上商城與批發零售為主體。《東森新聞》則指出,生活工場許多實體店面已開始出清沙發、桌椅、家具等商品。

生活工場傳全面撤出商場實體店!轉型線上與批發零售

據《工商時報》報導,生活工場自1993年創立,曾在全台百貨與主要商圈設點,巔峰時期展店數逼近百家,是不少人心中的「國民品牌」。為因應市場變化,還曾引進韓資並擴充韓系家電商品線,試圖與日系品牌競爭。然而面對競爭對手不斷擴張、品項齊全與規模效益優勢,生活工場仍難以突圍,去年起已陸續退出部分商場據點,甚至出現提前解約情況。

據百貨業者透露,生活工場內部已決策調整經營策略,未來將聚焦線上銷售與零售批發,逐步結束實體門市營運。不過,截至目前為止,生活工場總部尚未對外發布正式聲明。

報導指出,台灣居家市場快速轉型,年輕族群消費習慣已大幅轉向線上購物,從淘寶、momo、蝦皮到韓國酷澎(Coupang)都成為主要購買管道。但是無印、IKEA、宜得利等國際品牌早已深耕電商渠道,並進駐Uber Eats、Foodpanda等平台搶市,相較之下,國內品牌在轉型與佈局上壓力沉重,特力屋則是近年則積極發展社區小型店型,成功突破實體零售瓶頸,全年營收突破百億元,成為少數逆勢成長的本土通路商。

消息一出,也引起網友熱烈討論,並點出不再光顧生活工場的原因,「早期東西質感很好,逛起來也舒服,東西往家裡一擺,氛圍和質感都提升,現在就是貴又沒質感,走進去沒有一個想買的,整間店都擺的亂七八糟,感覺隨時要倒閉的樣子」、「很久以前還會賣自主設計的東西,後來就都改進口了,品質還很差,然後口碑就開始雪崩」、「學生時期都會去逛,以前的東西簡約有設計感,現在有一種寄賣商店的感覺,完全失去自我特色」、「以前幸運草圖案的床組很可愛耶!曾經是鑽石會員,而且織品會一次更新一大堆,細節都很漂亮,最近去覺得品項少非常多⋯」。

生活工場官方回應了

不過根據《知新聞》17日報導指出,生活工場澄清,近期僅因百貨租約到期而關閉約3至4家店面,並非全面撤出實體通路,全台仍保有約20間門市。百貨外的自有門市皆照常營業,品牌公關也否認促銷是為了清倉收攤,強調僅是例行的季度活動,未來將加強官網與APP等線上零售發展。

品牌方指出,2024年營收仍穩定達兩億元以上,並未如外界所傳陷入經營困境,但坦言消費習慣改變、電商興起與競爭加劇,確實對實體店面造成壓力,也成為推動數位轉型的關鍵動力。 (相關報導: 又1間知名銀行宣告關閉!虧損273億、60間分行熄燈,撐不住掀大規模裁員 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蔡惠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