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在被自己的政府壓垮!」145%天價關稅重擊:從微波爐到益智玩具,美國企業與消費者雙雙遭殃

2025年4月11日。益智玩具製造商Learning Resources的玩具大多在中國製造。(AP)

2024年美國進口的電動遊戲機、食物調理機、電風扇和芭比娃娃及有輪玩具中,有超過75%是中國製造。《金融時報》12日分析進口總價值超過10億美元的商品後指出,在美國高度依賴中國進口的前50項商品中,有46項將受到高關稅影響,且預計這些成本會轉嫁到美國消費者身上

早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進一步加劇與中國的關稅戰前,玩具大廠美泰兒(Mattel)就警告,可能會因應關稅調漲在美商品售價。美泰兒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州,除了芭比娃娃外,也製作風火輪小汽車(Hot Wheels)和卡牌遊戲UNO;《金融時報》指出,該公司旗下約40%的產品在中國製造

2025年3月7日。玩具製造公司美泰兒(Mattel)生產的芭比娃娃。(取自美泰兒官方instagram: @mattel)
2025年3月7日。玩具製造公司美泰兒(Mattel)生產的芭比娃娃。(取自美泰兒官方instagram: @mattel)

在川普向中國祭出145%的高關稅後,北京也於11日回擊對手125%的關稅;這些關稅稅率已經高到遠超出正常貿易壁壘的範疇,對許多仰賴中國進口的美國企業造成嚴重衝擊。總部位於伊利諾州的益智玩具製造商「Learning Resources」13日表示,最新的關稅已經迫使它們暫停從中國進貨

該公司負責人沃爾登伯格(Rick Woldenberg)稱川普實施的稅率根本是「一個笑話」,並告訴《紐約時報》,即使中國供應商願意降低商品價格,或提供其他形式的補償,仍無法抵銷他們因關稅而產生的額外費用。

Learning Resources雇用約500名員工,其中大部分在美國工作。原先計畫今年要聘用更多員工已跟上其快速成長的業務,但現在看來是希望渺茫,沃爾登伯格說:「我們正在被自己的政府壓垮。」沃爾登伯格向《紐約時報》表示,他在2024年支付了約230萬美元的關稅,如果銷售額維持貿易戰前預測的水準,預計他今年得支付超過1義美元的關稅——就算他消減除了員工工資以外的所有開支,都無法負擔這筆鉅款。

沃爾登伯格無奈表示,關稅稅率高到這種程度已經沒什麼意義,因為任何人都無法正常地進行貿易:「他(川普)可以將稅率提高到1000億%,反正都無所謂了。這就像一道合法終止貿易的禁令。」

 

2025年4月11日。益智玩具公司Learning Resources的員工在伊利諾斯州的倉庫好裡工作。(AP)
2025年4月11日。益智玩具公司Learning Resources的員工在伊利諾斯州的倉庫好裡工作。(AP)

這波關稅之火不只傷及製造商,也同樣會燒到美國消費者身上。皮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鮑恩(Chad Bown)指出,由於美中貿易戰升溫之快,使得企業更可能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他告訴《金融時報》:「目前對中國商品的關稅不僅大幅提高、施行速度更快,而且針對許多未在川普第一任期受波及的新產品。現在這類商品價格明顯上漲的可能也更高。」

這些關稅意味著,對沒提前準備的美國人來說,想在今年夏天保持涼爽將得掏出更多鈔票。根據《金融時報》,美國去年進口的電風扇中,有90%來自中國,而移動式水冷氣則有40%是中國製造;中國在這兩類產品的全球出口市場都佔據主導地位。如果美國人想買新的微波爐,也可能面臨漲價壓力:去年美國進口的微波爐有九成來自中國,而中國掌控了全球四分之三的微波爐出口市場

前英國貿易部官員、現任顧問公司SEC Newgate的雷尼森(Allie Renison)表示,由於中國在全球出口市場中佔有如此大的比重,要找到替代產地並不容易。她告訴《金融時報》:「這幾年,美國和西方企業確實試圖將供應鏈從中國轉移到亞洲其他國家,但許多中國的原物料和零組件仍被用在終端產品中,所以實際影響取決於產品規則細節,以及那些國家和美國的友好程度。」

雷尼森進一步補充:「像是東南亞國家的工業產能已經在持續增加,所以問題其實不在於是否有替代生產者,而是美國對這些國家會開出什麼樣的貿易條件。

《金融時報》指出,對電動遊戲機和手機等電子產品來說,更難將製造移出中國,因為它們的供應鏈複雜且需要高技術工人製造。密西根州立大學商學院教授米勒(Jason Miller)說:「要快速脫鉤相當困難,尤其像是智慧型手機等這類商品,不只需要新產能,還要訓練工人、建立替代供應鏈。」

根據美銀分析師莫漢(Wamsi Mohan)估計,就算蘋果(Apple)把所有印度製的iPhone都賣給美國市場,也只夠填補每年近5000萬台需求的一半。美國去年進口的智慧型手機和遊戲機中,有80%是中國製造。 (相關報導: 川普政府釋出晶片與手機關稅豁免 研究分析:中國20%輸美產品受惠 更多文章

川普雖未排除讓部分美國企業獲得豁免的可能,但消費者最大的擔憂在於:有些商品可能會連買都買不到。米勒表示:「對消費者來說,最可怕的狀況是:進口商擔心無法把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所以乾脆不進口某些中國商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