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近日宣布立即限制美國電影進口,此舉被視為對美國總統川普提高中國進口商品關稅的直接報復手段。這一決定顯示中美貿易爭端擴展至文化產業領域,為兩國經貿關係添加了新的複雜因素。
當記者在4月10日的內閣會議上詢問川普對中國這項針對美國文化出口的最新舉動有何反應時,美國總統輕描淡寫地回應:「我聽過更糟的事啦。」這句話一出,整個會議室隨即哄堂大笑,展現出美方對此影響的評估相對樂觀。
中國電影市場變化,好萊塢票房市占率已降至5%
根據《路透社》報導,產業專家認為這項措施對美國電影產業的實際財務影響應該不大,主要是因為近年來好萊塢電影在中國的票房表現早已明顯下滑。數據顯示,目前好萊塢電影在中國的總票房市占率僅剩約5%,遠低於過去的水平。
過去大約30年來,中國每年會進口約10部好萊塢電影。然而,北京的國家電影局(NFA)在官網上表示,川普這波關稅政策,會讓中國觀眾對美國電影的興趣持續下降。中國國家電影局在網站上發布聲明稱:「我們會依照市場規則,尊重觀眾選擇,適度減少進口美國電影的數量。」
《路透社》指出,曾經中國被好萊塢視為電影票房的救世主,畢竟中國是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然而,近年來中國國產電影的表現越來越強勢,已經開始在本土市場超越美片。一個明顯的例子是皮克斯的《腦筋急轉彎2》在中國就被《哪吒2》打敗,後者成為中國影史上最賣座的動畫片。
好萊塢片商在中國僅獲25%收入
對好萊塢電影公司來說,中國市場的盈利能力也遠低於其他國際市場。好萊塢片商在中國只能分到25%的票房收益,相較於其他市場能分到一半以上,利潤自然縮水不少。這一收益分配模式也是長期以來好萊塢對中國電影市場政策不滿的原因之一。
目前還不確定中國是否會允許今年幾部預計上映的好萊塢大片進場。迪士尼最近獲准在4月30日於中國上映漫威新片《雷霆特攻隊》(Thunderbolts),但像是湯姆克魯斯主演的《不可能的任務:終極清算》或詹姆斯岡恩執導的新《超人》電影,能否在中國上映仍是個未知數。
這項電影進口限制消息出爐的同時,白宮於4月10日也宣布,美國將對中國課徵高達145%的新關稅,高於川普前一天宣布的125%。川普表示,對中國加徵關稅的同時,會調降對那些「沒有對美國進行報復」的國家的關稅,回到原本設定的10%。
中美兩國這一輪貿易措施與反制措施的交鋒,反映了雙方在經貿關係上的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電影進口限制作為中方的報復手段之一,雖然象徵意義可能大於實際經濟影響,但無疑將為兩國文化交流增添新的障礙。
責任編輯:許詠翔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
‧ 用關稅促成全球降稅協議?創造最長經濟擴張期顧問精確分析川普關稅目的 (相關報導: 「關稅總設計師」納瓦羅親揭川普政府轉向背後原因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