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對多國課徵高額關稅引發全球市場震盪,針對台灣輸美產品原訂課徵的 32% 關稅,美方於 9 日宣布暫緩 90 天實施,期間將課徵 10% 的對等關稅。對此,花蓮縣政府呼籲中央應積極應對,提出符合台灣整體產業發展的經貿策略。花蓮縣長徐榛蔚強調,在最終結果揭曉前,台灣各產業仍須謹慎以對,並指示農業處密切關注縣內農產業動態,與業者共同研商未來可能面臨的挑戰與因應之道。
面對突如其來的關稅變局,花蓮縣農業處近日積極走訪縣內養殖、農業、畜牧等產業,深入了解第一線業者的想法。縣內水產養殖業者率先提出風險分散策略,包括考慮減少飼料投餵及相關成本支出,並期盼政府能盡速與美方展開協商,以保障養殖產業的生計。
養雞業者則呼籲農業部應嚴格把關國內農業發展,支持農民提升產品品質,並落實產地標示,藉此提升國人對本土優質農產品的認同感,以防未來國外低價禽肉、禽蛋傾銷對產業造成的衝擊。
對於進口乳品未來可能面臨全面零關稅的隱憂,花蓮酪農戶坦言,雖然紐西蘭乳品已零關稅輸台,但國人對國產鮮乳標章具有高度信任感與忠誠度,因此呼籲中央應堅守國產鮮乳標示,不應輕易動搖。
相較之下,養豬業者對於國內持續進口低價美豬並未過度擔憂,他們對台灣豬肉的口感、品質與風味深具信心,認為若政府能加強推廣產地標示,未來將不懼外國低價豬肉的競爭。
在匯集基層漁畜產品生產者的建議與意見時,飼料價格問題浮上檯面。有生產者指出,近年來政府對進口黃豆、玉米、小麥等飼料原料幾乎都採取零關稅,但為何養殖畜牧業者的飼料成本卻持續增加,這對生產者造成極大壓力,建議政府單位深入了解其中原因,以確保各產業鏈的效率優化。
縣長徐榛蔚強調,「農為國本、本固邦寧」,農業生產及糧食安全是國家穩固的基石。她呼籲中央政府應重視基層農民的聲音與需求,台灣農業的發展是農友們 দীর্ঘ期以來辛勤耕耘的成果。農民們致力於提供優質產品的努力應受到高度重視,政府更應以前瞻性的思維,為產業設想可能面臨的關稅衝擊及其連帶效應,提前做好防範與應對措施,以保護產業安全。 (相關報導: 關稅超過100%還有效嗎?謝金河預測最終走勢:像堆積木般最終打掉重練 | 更多文章 )
徐榛蔚進一步表示,花蓮縣的農牧產品品質優良,生產者對自我品質要求甚高。她期盼中央與地方能攜手合作,聽取地方建言,擬定最佳的貿易談判方案,以期在未來取得最有利的協商結果,使台灣的國力根基得以持續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