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最重要的消息,莫過於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暫停徵收關稅90天,除了股市投資人額首稱慶,對於聯準會(Fed)主席鮑威爾而言,或許也能暫時鬆一口氣,因為原本激進的關稅政策,將讓他像是一位足球場上的守門員面臨兩難:到底要撲向左邊穩住通膨,還是倒向右邊擋下經濟衰退的局面?
關稅風暴籠罩市場,許多經濟學家、企業主與投資人紛紛憂心,這波不確定性將削弱就業與消費,進一步讓美國經濟陷入衰退,屆時恐怕需要聯準會伸出援手,以降息緩衝對於經濟放緩的影響。
只不過,關稅上升也將導致多項進口商品價格大幅上漲,包括許多美國製造業所需的原料,這可能讓聯準會對通膨前景不敢鬆懈,即使勞動市場與經濟動能面臨壓力,也會在利率政策上按兵不動。
「他們處在兩難的局面中,怎麼做都不對。」前聯準會理事梅耶(Laurence Meyer)如此形容。
《華爾街日報》指出,美國國會賦予聯準會雙重使命:一方面維持物價穩定、控制通膨,另一方面則要促進充分就業。但現在的情況是,川普政府的政策正讓上述兩個目標發生嚴重衝突,這樣的情況在過去40年中極為罕見。
鮑威爾上週表態,目前聯準會「不急於」降息,暗示在5月的下次決策會議中,降息並非討論重點。他說,「隨著時間過去,你會知道更多。什麼時候會有明確答案還不確定,但我們仍在持續觀察。」
目前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可能會在今年稍晚開始降息,原因是即便關稅實施初期會有物價上漲的壓力,但其造成的經濟衝擊將削弱企業定價能力,進一步拖緩通膨的腳步。
然而,如果聯準會為了預防經濟放緩而提前降息,卻可能助長通膨壓力持續延燒,使得局勢更加難以控制。聯準會官員們近期也表示,除非勞動市場明顯轉弱,否則他們不會像過去那樣按下降息循環的按鈕。
設想另外一個情境:聯準會堅持等到經濟明顯轉弱、失業上升才採取行動,勢必將面臨來自白宮的政治壓力,畢竟川普早已公開呼籲儘速降息。屆時,聯準會會很難向民眾解釋,為什麼現在還不能降息。
《華爾街日報》原文:川普關稅令聯準會主席鮑威爾陷入兩難境地
某種程度上,聯準會目前就像面臨對手罰球的守門員,卻不知道該撲向左邊的通膨,還是右邊的經濟衰退。或許他們會碰運氣,選擇專注其中一項使命,事後回頭看時剛好做對了。
過去幾年,物價高漲已讓美國的低收入族群陷入水深火熱,高資產族群則因為股市表現亮眼而持續消費,但若景氣長期低迷,就連這群人也可能轉為保守。
此外,大家還是看不懂川普政府的貿易政策最終目標究竟要幹什麼——到底是透過協商降低關稅,或是永久性維持高關稅來促進美國本土製造?這個大哉問更讓政策風險升溫。
如果川普的關稅措施成功促進製造業迴流美國,物價上漲壓力也可能變得更加頑固。根據新冠疫情期間的經驗顯示,即便只是一次性商品漲價,這股效應也可能持續多年,例如2021至2022年汽車價格飆升,導致車險費用上漲。
另一方面,企業為了應付關稅的成本上升,往往會將這些成本攤提至更多商品與服務項目,使得聯準會的決策更為複雜。
即使聯準會目前選擇降息,恐怕也無法解決企業面對不確定性的根本問題。Compass Diversified Holdings執行長Elias Sabo表示,在當前這樣高度不確定性的環境下,就算降息2碼到4碼,效果也非常有限。
與此同時,貨幣政策通常是透過金融市場傳導到利率敏感的產業,例如房地產、汽車等,這些產業卻又恰好可能受到關稅最直接的衝擊。
前聯準會資深經濟學家Reinhart指出,如果市場本身遭受干擾,貨幣政策的刺激效果就會打折。唯一的希望是政策能改變市場預期,但現在大家的擔憂並非在意聯準會多降1碼或2碼。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美國公債殖利率一路竄升,這種走勢非比尋常,反映這類以往被視為安全的避風港也被投資人唾棄,市場資金已經不再尋求傳統避險資產。
分析師指出,這背後可能是對通膨延燒的擔憂,導致聯準會無法果斷降息,也可能與國際資金減少配置美國資產有關。總而言之,股債雙殺是個「非常令人擔憂」的警訊。 (相關報導: 不只股市崩跌,不尋常的美元、美債走勢也值得注意!這次市場發出了什麼警訊? | 更多文章 )
本文為風傳媒特邀導讀人金牛幫幫忙撰寫,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風傳媒會員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責任編輯/林彥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