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的關稅政策震撼市場,殺得全球股市投資人措手不及。法人指出,由於關稅政策仍未明朗,市場恐慌情緒飆升,美國經濟衰退的機率升至60%,同時直接減少對亞洲出口的需求,亞洲經濟體今年也面臨顯著的成長下行壓力,建議投資人分散投資於不同資產類別,降低單一市場波動的風險。
瀚亞投信針對美國、日本、印度及台灣股市發布最新展望報告。瀚亞投信海外股票暨固定收益部主管林元平表示,關稅增加總體經濟的不確定性,企業獲利預期必然受此因素而下修,雖然短期將維持高度波動,但中長期的投資思維不需過度悲觀,尤其科技業仍是資本市場長期的重中之重,一旦懲罰性關稅出現鬆動或政策面趨於明朗,企業基本面調整幅度可能低於當前股價所反映的悲觀預期,進而創造中長期股價反彈空間。
至於日股,瀚亞投資-日本動力股票基金經理人Ivailo Dikov認為,由於全球需求可能放緩,日本的經濟成長可能會比預期受到更多負面衝擊,但仍有些正面影響,如果日圓升值且商品價格回軟,國內零售、鐵路、公用事業等與國內消費相關的產業可望受惠。
林元平認為,印度本身為內需型經濟體,出口佔GDP比重不到15%,具有廣大的內需市場足以支撐出口削弱,同時印度儲備銀行也開始降息,市場也預計將會提高降息幅度來因應全球關稅所造成的經貿風險,整體來講印度經濟在關稅上受影響較輕微。
瀚亞投信國內投資部主管姚宗宏表示,台灣資通訊產品面臨的競爭壓力將加劇,後續必須觀察美國半導體免課關稅以及美國製造的AI相關產品是否豁免成關鍵。
他說,台股評價修正至歷史區間下緣,台灣經濟與企業獲利後續將面臨下修風險,半導體與AI供應鏈競爭優勢等紅利已不復見,但中長線持續看好台灣仍將受惠AI產業的正面發展,建議投資人採定期定額或拉回買進方式布局。
富達「中性」看股票 額外加碼政府債
富達國際認為,風險性資產正處在微妙的平衡上,過去美國經濟因為消費表現驅動,但現在川普關稅政策加劇整體不確定性,加上軟數據顯示經濟有趨緩跡象,因此建議投資人應謹慎且靈活地進行資產配置。
由於市場風險提升,富達對股票採取「中性」立場,並且建議配置高品質、低波動度的股票,或具良好成長前景、受關稅影響程度較小的產業。
另一方面,雖然信用債利差縮窄,但基本面及技術面支撐,因此給予「中性」評級。富達另外「加碼」政府債,以防經濟下滑時可提供保護。展望後市,由於目前貿易政策對經濟的影響具不確定性,市場持續震盪,建議以優質債券為核心配置,並採彈性靈活、全球布局的投資策略,對抗市場波動。
中信投信提三面向投資策略
中信投信指出,川普的談判風格向來以「開高價格、逐步協商」為特點,此次對等關稅政策也不例外。參考美加墨協定談判多次延後的經驗,4月9日正式實施前的轉圜空間還是存在,加上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的表態「只要不報復,最高稅率將維持目前水準」,顯示美國意在透過談判獲取利益,而非全面開戰。
中信投信表示,各國在選擇有限的情況下,多傾向與美國協商,避免報復性關稅惡性循環。短期內市場雖因經濟下行風險升高而波動加劇,但若談判取得進展,市場情緒可望逐步回穩。
此外,儘管關稅政策帶來短期震盪,但當前市場估值已反映部分風險,為中長線投資人創造進場機會。目前標普500指數預估本益比為18.8倍,低於過去10年平均19.8倍;納斯達克指數預估本益比約23倍,也低於2022年聯準會升息高峰時的24倍。
中信投信分析,科技股在政策不確定性下若持續回落,其估值吸引力將進一步提升。企業雖可能因資本支出趨保守及AI發展不確定性而略為下修全年盈餘指引,但下半年若政策明朗,財測擊敗預期的可能性仍存,因此投資人可聚焦美股市值型ETF。
根據歷史經驗顯示,市場在面對重大政策衝擊時,往往過度反應,隨後在不確定性消退後反彈。中信投信認為,對於長線投資人而言,當前估值回歸合理區間,正是逐步建倉的時機。建議聚焦具長期成長潛力的產業,例如科技與醫療,並搭配分散配置策略,以降低短期波動風險。
中信投信指出,台股在這波關稅風暴中並非全然被動,半導體產業憑藉其不可替代的供應鏈地位及技術優勢,具備一定的談判話語權。台灣半導體產業在上游領域享有高毛利與穩定營運能力,即便關稅戰加劇,企業已研議分散生產據點與強化成本控管等應變措施,展現韌性。然而,若全球通膨因關稅上升而壓抑消費需求,終端市場可能受到衝擊,投資人仍需謹慎評估。
長期來看,美國無法自給的半導體供應鏈高度依賴台灣,川普希望半導體回美生產,但這非短期內可達成,而且還有人力、環境等問題必須克服,預估最後僅有最先進且涉及國安製程有機會回美生產。一旦關稅戰塵埃落定,市場波動回穩,半導體產業有望率先反彈並帶動台股上揚。建議投資人可關注台積電等龍頭企業,以及相關設備與材料供應商,在市場修正時分批布局半導體ETF,掌握未來反彈契機。
凱基投信建議做好「三個分散」
凱基投信表示,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帶來多重複雜影響。首先從國際收支平衡理論來看,如果美國貿易赤字真的因關稅縮減,美國的資本帳盈餘也將同步下降,減少美元回流投資於美股及其他美元資產的動能。其次,關稅推高美國短期通膨及物價水準,壓抑消費者的購買力或企業的利潤,削弱經濟動能。
與此同時,美國政府的支出撙節導致市場憂慮美國經濟成長的放緩,造成美元未能走強,這現象如果持續下去,將可能加劇輸入性通膨,對美國經濟構成雙重負擔。在面臨通貨膨脹壓力的情況下,聯準會難以迅速降息來穩定市場。
正面來看,倘若川普政府的長期目標是吸引企業回流美國製造,但其高成本讓企業意願不高,供應鏈的重組曠日費時,短期內可能難看見成果。於此同時,歐洲與中國正加大財政支出以刺激經濟,對抗關稅衝擊,全球經濟展現一定韌性。
凱基投信指出,,面對美國政府財政赤字及債務水準偏高的問題,川普政府的確試圖在尋找解方,但反覆無常的關稅政策加深市場的不確定性,尤其美國若對多國同時大幅加徵關稅的做法將可能適得其反,削弱盟友支持,甚至引發其他國家的報復性杯葛。雖然對等關稅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美國的商品貿易赤字,但其是否真能達到「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效果仍將受限於全球經濟的複雜性和對手國的反應。
總體而言,從經濟理論上對等關稅難以在不引發負面效應的情況下,實現川普縮減赤字或提振製造業的目標,甚至其真實意圖是否如此也仍存疑 。根據過往經驗,川普可能在取得部分成果(例如越南已經宣布降低對美關稅)後宣稱勝利並適度讓步,避免全面貿易戰造成的深度經濟衰退,因為這與美國自身利益相悖。
凱基投信認為,當前金融市場的恐慌情緒已經相當程度反映經濟衰退的預期,導致全球股市大幅下跌。短期之內,預期波動仍將持續一段時間,但在此同時,市場也為願意承受短期波動風險,並能夠逢低買進的長期投資人提供進場布局的機會。
基於前述觀點,在塵埃落定之前,市場的波動仍是在所難免,凱基投信建議,投資人目前要做好三個分散:股債分散、產業分散、區域分散,同時在波動中留意超跌後的逢低買進機會。
首先,建議所有類型的投資人短期內增加高評等債部位以平衡股票部位風險。考量聯準會受關稅引發通膨掣肘,市場可能會不斷地調整對於聯準會的降息預期,公債殖利率仍有波動風險,凱基投信認為其中目前以相對具有較為中性的存續期間級較高票息的全球A級投資級公司債最具投資價值,建議增持部位。
至於股票部位,凱基投信建議降低股票部位集中度,避免過度重押高波動產業(例如科技、非核心消費),並適度分散至防禦型/內需產業(例如必須消費、醫療保健與公用事業)。
區域方面,適度降低美股部位,並且增加歐洲與亞洲股市也是可以考慮的選項。此外,具有低波動/價值特性的股票在當前市況中可能展現抗跌特性,提高未來恢復的機率。
保德信建議採用「大額定期定額」策略
保德信市場策略團隊主管葉家榮表示,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對出超於美國的經濟體課稅更重,並且可能引發停滯性通膨,美國經濟若因就業與消費數據惡化、股市暴跌而受重創,可能促使關稅政策轉圜,但市場的不確定性將使影響的時間拉長,短期需觀察談判進展與經濟走勢,未來談判可能納入匯率讓步空間。
針對投資方向,葉家榮認為,醫療產業、基礎建設受到的影響相對較低,主要原因在於這些產業具備剛性需求,而且多屬於內需導向型產業。醫療產業因其不可或缺的特性,需求穩定且不易受外部經濟波動影響;基礎建設產業則因政府支出及公共工程需求持續存在,能在經濟壓力下保持一定的韌性,這些產業的內需特性使其在面對國際貿易摩擦時,能夠減少外部衝擊,維持穩定的運營環境。
債券市場方面,葉家榮指出,投資等級債券因殖利率走低而成為避險工具,具備防禦抗波動功能,吸引資金流入以降低風險,加上目前持續擁有5%以上的收益優勢,將成為投資者在不確定性中尋求較穩健的選擇。
至於想趁股市大幅拉回時進場的投資人,葉家榮建議可以採用「大額定期定額」策略,也就是將原先單筆拆成6到12份的資金,分批設定定期扣款買進,布局方向可以長線多頭的全球股、美股及台股為首選,也可將上述提到較不受關稅衝擊的醫療與基礎建設產業為布局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