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品漲價「幾乎成定局」再貴千元!220萬額外成本要台廠吸收

面對美國的「對等關稅」政策,Nike的熱門鞋款如Air Jordan 1和Air Force 1,將可能迎來價格上漲的趨勢。(示意圖/取自pexels)

美國總統川普強勢推動「對等關稅」,此舉震撼全球貿易體系,也讓以亞洲為生產基地的國際品牌叫苦連天,知名運動品牌Nike更是遭受重大影響,因為超過半數的鞋款生產於越南,面對高達46%的進口關稅,公司股價應聲下跌,熱門鞋款如Air Jordan 1和Air Force 1價格上漲幾乎已成定局。

美國對等關稅開砲,Nike成重災區

根據《紐約郵報》報導,新關稅將於4月9日正式上路,Nike為了維持利潤結構,已經著手考慮調整定價策略,業界估算Air Jordan 1 High的價格將由180美元(約新台幣5900元)上漲至198美元(約新台幣6500元),每雙漲幅達10%,而其他經典鞋款如Air Force 1,可能面臨15至35美元(約新台幣490至1150元)不等的調漲幅度,讓消費者荷包壓力大增。

製鞋重心亞洲化,台商代工廠也遭波及

Nike對越南供應鏈的高度依賴也浮上檯面,根據《經濟時報》報導,其公司的財報顯示,有50%的球鞋與28%的服飾產品皆來自越南,若加上來自中國與印尼的生產線,幾乎所有產品都集中於亞洲製造。

此次關稅衝擊首當其衝的,還包括負責代工的台灣企業如寶成與豐泰,已經在越南設廠多年,將面臨生產成本飆升的壓力,根據瑞銀(UBS)的預測,從越南進口的商品價格可能會上漲10%至12%。

以1雙製造成本18美元(約新台幣590元)、售價115美元(約新台幣3800元)的Nike鞋款為例,課徵46%關稅後,每雙額外負擔約8.28美元(約新台幣270元),1個貨櫃8,000雙鞋的額外成本高達新台幣220萬元,對台商製鞋產業而言是難以忽視的重擊。

雖然Nike擁有年營收超過510億美元(約新台幣1.6兆元)與逾4成的毛利率,實際淨利率卻僅約11%,面對這波關稅上升、銷售放緩與美國本土消費疲軟的三重壓力,Nike難以全面吸收成本,晨星公司(Morningstar)的分析師David Swartz指出,Nike要將價格上調超過10%至15%恐怕不易,且也無法完全抵銷衝擊,Nike將面臨的是維持產品吸引力與控管成本間的取捨。

調整策略:削減技術、延長設計週期應對關稅

專家建議,Nike除了與工廠重新議價外,也可以透過降低產品技術含量、拉長設計週期等方式降低生產成本,以減少對消費者的價格衝擊,Sole Review創辦人Rahul Cee表示,這種「溫和轉嫁」策略或許能幫助Nike撐過短期震盪,但從根本轉移供應鏈,這依然是非短期內能完成的任務,畢竟美國本土缺乏足夠的紡織與製鞋產業基礎,轉型需要投入巨大的資本與花費多年的時間。 (相關報導: 想復仇美國關稅這樣做!攻擊1產業「每年賺9.9兆」肯定痛,川普還沒發現這漏洞 更多文章

與此同時,Nike的主要對手Adidas也難以置身事外,雖然Adidas對越南依賴程度相對較低,但仍有近4成的鞋款與近2成服飾產品來自越南,在此波貿易政策下還是難以倖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