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免課稅」別高興太早!1類產品價格要飆了,製造成本恐劇增

2025年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玫瑰園宣佈新關稅。(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在美國時間2日下午(台灣時間3日凌晨)重磅宣布,針對多達60個貿易順差國家啟動「對等關稅」新政,最快於4月5日生效,雖然白宮聲明特別排除半導體、藥品、銅與木材等關鍵產業,為晶片業帶來一線生機,但整體科技產業、尤其是仰賴全球供應鏈的電子產品,還是面臨著製造成本劇增的風暴。

半導體雖獲豁免,全球組裝仍藏變數

此次美方調整關稅策略,明顯是針對長年維持對美順差的國家,包括台灣(32%)、南韓(25%)、日本(24%)與中國(34%)等地的出口商品都將面臨加稅衝擊,儘管半導體得以豁免,業界卻警示,美國雖然是全球第二大消費性電子市場,但晶片最終還是會送至中國、越南、印度等亞洲地組裝,加上筆電、平板、手機與伺服器等裝置皆內建晶片,整體下游產品的加稅成本恐怕還是會回流至晶片供應商。

事實上,台積電(TSMC)ADR在政策宣布後盤後股價一度重挫逾6%,反映出市場對半導體前景的不確定性,尤其電子業若因成本上升導致需求疲軟,將對晶片出貨構成間接壓力。

電子產品價漲壓力大,美國消費恐大跳水

據美國消費性科技協會(CTA)預測,此波對等關稅恐怕將導致美國消費支出減少高達900至1430億美元(約新台幣2.9兆至4.7兆元),各類電子產品的銷量也可能大幅滑落,筆電與平板需求下降或達68%,遊戲機銷售恐縮水58%,而智慧型手機消費則預估下跌37%,這波電子寒流可能導致零售價格飆漲,也將壓抑整體的消費信心。

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師Dan Ives表示,若蘋果、三星等科技巨頭無法加速將生產轉回美國,則將被迫承擔關稅成本,進而轉嫁至消費者,果不其然,蘋果在對等關稅消息公布後,股價在盤後即大跌超過7%。 (相關報導: 「台灣被徵32%關稅」什麼東西出口最多?2大產品首當其衝,出口近2500億元 更多文章

業界也擔憂,各國或將採取報復性關稅反制美國,讓全球貿易秩序雪上加霜,並加劇通膨壓力,進一步削弱半導體成長動能與科技產業復甦的腳步,儘管半導體目前躲過一劫,但整體科技業能否抵擋住關稅浪潮的外溢效應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