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交台灣讓1產業崩盤了」外長親求想回頭…輿論沒人答應:免談!

宏都拉斯與台灣斷交並轉向中國建交後,台灣對宏國白蝦的購買量大幅下降。(示意圖/pexels)

宏都拉斯自2023年與台灣斷交、改與中國建交後,經濟情勢每況愈下,雙邊貿易不平等問題加劇,導致該國重要的水產養殖業陷入崩盤。如今,宏都拉斯外交部長雷依納(Enrique Reina)公開表示想重新尋求台灣市場。

宏都拉斯白蝦產業崩盤,求重返台灣市場

根據宏都拉斯全國養殖漁業協會(Andah)數據,與台灣斷交短短兩年內,宏都拉斯的白蝦出口暴跌67%,導致超過1萬4000名工人失業

台灣在斷交前曾是宏都拉斯白蝦的最大買家之一,採購量占總出口的40%以上。而當年宏都拉斯選擇與中國建交,就是期待中國能成為超出台灣的白蝦出口新市場,然而事實卻不如預期。

根據《美洲廣播》(Radio America)與《新聞報》(LA PRENSA)報導,中國曾承諾大規模採購白蝦,但兩年來履約情況極差。例如,2023年6月中國業者前往宏都拉斯考察後,宣稱將採購250個貨櫃,但最終僅進口1個貨櫃作為水產博覽會展示使用;2024年全年,中國僅購買2個貨櫃,直到今年2月才再進口2個貨櫃,兩年總計僅進口4個貨櫃,與當初的承諾相去甚遠。

此外,根據宏都拉斯中央銀行(BCH)數據,2024年該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進一步擴大,出口至中國的金額僅為3590萬美元(約新台幣11.8億元),反觀中國對宏國的出口卻達到25.5億美元(約新台幣844.5億元),逆差超過25億美元(約新台幣827.9億元)。儘管雙方自2023年7月開始進行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但至今仍無具體進展。

如今,宏都拉斯外交部長雷依納(Enrique Reina)3月31日公開表示,由於中國市場遲遲未能打開,為挽救白蝦產業,政府正尋求「重新」接觸台灣市場的可能性,並希望透過與南韓合作,獲得輸入所需的衛生許可。

外交選擇錯誤?台灣拒絕重啟合作

面對白蝦產業幾近崩盤,宏都拉斯政府現欲重啟對台貿易,但這一舉動在台灣引發反彈。民進黨立委王定宇2日晚間表示:「免談!台灣人善良,但是不笨。」

過去,台灣與宏都拉斯關係密切,前總統蔡英文曾訪問當地,雙方在農業、教育、基礎建設等領域有深入合作。如今宏國轉向中國卻未獲得實質經濟利益,僅淪為單方面進口中國商品的市場,顯示其貿易策略存在嚴重失衡。

此外,3月24日宏都拉斯與中國慶祝建交兩週年,雙方簽署中國援助298輛救護車與農業設備的協議,但該協議僅為「初步技術研究」,未承諾具體執行時間,被質疑為又一張「空頭支票」。 (相關報導: 美國恐怖關稅「就他們不在名單上」1原因其實更慘!貿易額早暴跌1兆元 更多文章

如今,宏都拉斯面臨經濟困境,才想重啟與台灣的合作,讓台灣政府與輿論普遍認為,當初宏國因中國利益選擇斷交,現在才回頭尋求台灣支持,恐怕已經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