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都拉斯的白蝦產業在與台灣斷交後陷入嚴重危機,出口量暴跌67%,1.4萬名工人失業。中國曾承諾的大規模採購未能兌現,使宏都拉斯經濟面臨挑戰。面對困境,宏都拉斯政府近期釋出重返台灣市場的意願,並尋求與南韓合作開拓新銷路。
白蝦產業崩盤 宏都拉斯尋求市場突圍
台灣曾是宏都拉斯白蝦的主要買家,占出口總額的40%以上。宏都拉斯自2023年3月與台灣終止外交關係後,原希望透過與中國建交帶動經濟成長,但卻不如預期,且重要的白蝦產業遭受重創。
據宏都拉斯全國水產養殖協會(ANDAH)統計,該國白蝦出口量從2022年的2070萬磅驟降至2024年的660萬磅,減幅高達67%。出口市場轉移未如預期,導致全國超過一半的養殖場倒閉,1.4萬名勞工失業。
外交部長雷依納(Enrique Reina)今年3月31日接受《美洲廣播》(Radio America)專訪坦言,政府正積極評估重返台灣市場的可能性,以挽救白蝦產業,同時宏都拉斯正在與南韓洽談合作,希望取得衛生許可,擴展新市場,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
中國建交承諾未兌現?對中貿易失衡前景堪憂
在與台灣斷交並與中國建交時,中國政府雖口頭承諾大量採購白蝦,2年經過卻仍未執行。中國企業2023年曾赴宏都拉斯考察,表示計劃採購250個貨櫃,結果僅進口1個貨櫃作為展示品。2023年至今,中國總計採購4個貨櫃,遠低於當初的承諾。
除了白蝦產業受挫,宏都拉斯對中國的貿易赤字也急遽擴大。根據宏都拉斯中央銀行(BCH)數據,2024年該國對中國的出口額僅3590萬美元,遠不及中國對宏都拉斯的出口額25.5億美元,貿易逆差超過25億美元。此外2023年7月啟動的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至今仍停滯不前,經濟合作前景堪憂。 (相關報導: 不只是白蝦!宏都拉斯「斷交台灣代價超高」,1產業沒得賣…被迫轉型了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