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蘇起錯了?不會有「川習會」也不會交易台灣

筆者認為,全球秩序處於動態均衡,美中競合下,交易台灣只是幻想,北京不需要也不會與美國做這筆交易。圖為曾任陸委會主委、國安會秘書長的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資料照,鍾秉哲攝)

最近,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國安會前秘書長蘇起認為:對台灣而言,美中交易最好,絕對比戰爭好。唯有美中交易才能拯救台灣,並為世界帶來穩定。錯了!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美國再次偉大」的兩強競合結構下,全球秩序正處在一種動態均衡調整,而不會也不可能是靜態穩定;同時也不會有「川習會」與交易台灣的情況發生。

客觀而言,北京的整體綜合國力,已經是「平視美國」了。所以,蘇起董事長認為:美中交易最好,絕對比戰爭好。這是低估北京高估美國,也錯判了中國人對戰爭的定義與模式。事實上,現在,很多學者專家,例如:蘇起…都是留美的「美式思考」,都是為美「喉舌」也大多研判民進黨會賣台,川習會交易。這都是典型的傳統思維,只對了一半。

「川習會」真的會發生嗎?先談談大原則。川普這次能夠勝選而回鍋美國總統,就是訴求:美國再次偉大,而要達成美國再次偉大的策略,就是採取:「美國優先」;北京最高領導人習近平,之所以能夠讓整體中國的綜合國力持續上升,靠的就是:讓美「中」兩強可以「相向而行」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訴求。

試問蘇起董事長:當川普要對選民與支持者有所交待,而堅持「美國優先」不肯妥協甚至要打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情況下,如何與北京「相向而行」?如何會有「川習會」?蘇起董事長又認為美中不舉辦「川習會」,台灣就很可能發生戰爭。錯了!西方人講「戰爭」,中國人講「用兵」。在全球秩序正處在一種「動態均衡調整」的情況下,戰爭已經開始了,甚至不再是傳統西方模式的戰爭而已。中國人講兵法,「用兵」至少有三個層次:上兵伐謀、次之伐交、其下攻城。攻城就是傳統西方戰爭模式;習近平當然會對台灣用兵,但不必然會「戰爭」。事實上,習近平早就已對台灣「用兵」了,例如:金門214事件,台灣民進黨當局就已經失去廈金海域的主權了。

試問蘇起董事長:要「川習會」可以成真,是北京需要美國還是美國有求於北京?請搞清楚,現在是美國經濟有大問題。川普自己承認也說過:只要美中合作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川普指的問題就是美國經濟,於是川普提出「大關稅政策」之外,仍還是不足以解決,要讓美國再次偉大,實在需要大量的資金挹注,於是「有求於北京」。

也就是在蘇起等美國式的邏輯下,要讓「美國再次偉大」就必須解決美國經濟困境,於是會與北京「交易台灣」以換取巨量資金挹注美國國內,達到緩解美國經濟問題,於是美國繼續領導世界,進而為全球秩序帶來穩定。但是,蘇起沒有估計到的是:在北京已經是「平視美國」的情況下,根本沒有與美國談台灣問題甚至交易台灣的必要與需要。 (相關報導: 美加強監管輝達晶片流向中國風險 這個國家部長出面證實 更多文章

蘇起董事長甚至也沒注意到:就算美國威脅北京,習近平領導團隊也做好了因應準備。在今年元旦講話裡,習近平公開說:2025年裡,中國人的碗會裝上更多的中國糧。這意謂著:整個中國的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就算不與外國人或是美國進行經貿往來,中國人靠自己也絕對可以吃飽。事實上,不論,面對川普的高關稅,或甚至再打一次美「中」的貿易戰,北京都準備好了,也絕不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