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桃竹苗地區,酸柑茶是老一輩客家人的共同記憶。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日前特地拜師學藝,向酸柑茶製作職人梁金義老師學習這項傳統技藝。他將當天學習的步驟手繪記錄下來,並在臉書上分享,引起廣大迴響,網友盛讚「酸柑茶傳承數百年,終於有了一個圖解教科書了」。
酸柑茶是客家先民勤儉惜物的智慧結晶。早期客家人過年時會將酸柑(虎頭柑)擺放在神桌上,但因果肉偏酸,過年後往往被丟棄。為了不浪費食材,客家先民將製茶過程中淘汰的「茶角」,加入其他配方,一同填入虎頭柑內,製成外觀類似普洱茶的酸柑茶,也是台灣唯一的緊壓茶。 2023年,這項獨特的工藝更被桃園客家文化基金會拍成紀錄片,流傳後世。
蘇俊賓表示,他非常讚嘆酸柑茶複雜的工序,特別將當天學習的步驟手繪記錄下來,包括取出虎頭柑果肉、回填配方、綑綁以及九蒸九曬等。他也提到,酸柑茶不僅製作工法獨特,其配方中添加的竹薑、枇杷葉、金橘葉等成分,更使其具有獨特的風味和保健功效,廣受客家族群長輩的推崇。

敲碎後沖泡的酸柑茶,茶香與柑香融合,帶有微酸回甘的層次感。 許多客家長輩認為它有助於潤喉、化痰、解熱,使其成為市面上難得一見的珍品。
蘇俊賓的貼文引起熱烈迴響,許多網友紛紛留言,包含龍潭閱過山丘有機書店老闆胡佩寰、後生協力組合創辦人陳鉦翰以及大溪日日田職務所創辦人高慶榮等桃園在地青年,都建議舉辦桃園客家酸柑茶節,向世界推廣這項承載客家百年精髓的智慧茶產業。 梁金義老師也留言感謝大家為推廣地方農業及傳統文化而努力。 (相關報導: 「容易請假的工作」是這些!1行業超爽「每2個月休10天」直接飛出國 | 更多文章 )
蘇俊賓表示,他很榮幸能分享這次酸柑茶的製作體驗,並沒想到會引發這麼多網友,尤其是在地客家青年團體的共鳴。他未來將繼續發掘更多桃園的珍貴技藝,讓這些先人的智慧得以持續傳承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