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連13年吊車尾!《經濟學人》公布「玻璃天花板指數」,韓媒感嘆:擺脫最後一名,仍未擺脫恥辱

2022年2月12日,南韓民眾在首爾舉起女性主義旗幟。(美聯社)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公布今年的「玻璃天花板指數」,連續12年墊底的南韓在今年成了「倒數第二」。但是對南韓社會來說,「進步一名」仍無法擺脫女性職場環境惡劣國家的恥辱。

進步還是原地踏步?

每年的3月8日國際婦女節,《經濟學人》皆會公布「玻璃天花板指數」(glass-ceiling index, GCI),衡量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29個國家中的女性職場待遇。指數基於10項指標,包括:薪資差距、勞動參與率、育嬰假、教育程度等。今年上位圈仍由北歐國家包辦,瑞典擠下冰島榮登榜首,三、四名則是芬蘭和挪威。

在排名的另一端,總是墊底的南韓「進步」至第28名,將土耳其擠到最後一名。南韓媒體《韓聯社》指出,即使不是最後一名,韓國13年來始終未能擺脫女性職場環境惡劣國家的恥辱。

南韓男女薪資比例差距最大

OECD主要的會員國是先進民主國家與較高收入的經濟體,在《經濟學人》這份報告中,女性大學畢業率(45%)明顯高於男性(36.9%),但她們的勞動參與率仍然很低,導致性別薪資差距擴大。OECD國家中,女性平均薪資比男性低11.4%。其中,南韓薪資比例差距最大,達29.3%,意味著南韓女性面臨嚴重的收入不平等。

指標也公布了女性在商業和政治領域的發展。OECD國家中,女性在公司董事會的佔比從2016年的21%上升到33%。在紐西蘭、法國和英國,女性董事席次幾乎與男性相當。在瑞典、拉脫維亞和美國,女性擔任了近一半的管理職位。反觀南韓,女性擔任管理職的比例(16.3%)和在女性公司董事的比例(17.2%)仍然不理想。

在政治代表性方面,OECD各國女性的議會席位比例也在逐步提升。許多國家在去年舉行大選,女性在議會的比例首次突破34%。在英國,2024年7月有43位女性議員當選,比例從35%提升至41%。反觀日韓,日本國會只有16%的女性議員、南韓則有20%的女性議員,雖然不比歐美國家,但這也是這兩國女性議員比例的歷史新高。

韓媒:「薪資差距」是最嚴重的職場霸凌

在南韓,職場性別問題持續存在。南韓媒體《京鄉新聞》4日公布了民間團體「職場霸凌119」的一項調查,他們針對164名女性勞工進行「最嚴重的性別職場霸凌」網路民調。其中有57.3%(98人)選擇「性別薪資差距」為最嚴重的性別職場霸凌。其次是懷孕、分娩和育兒期間的權力濫用(55.4%)、玻璃天花板和升職障礙(54.8%)、職場性騷擾和二次傷害(52.4%),以及招聘過程中的性別歧視(48.7%)。

在開放性的回答中,還有「我很驚訝自己的薪資和年資少、職等低的男性員工差不多」、「雖然我在女性為主的行業工作,但管理者大多是男性」、「因為拒絕男上司的告白,我不得不辭職」等例子。

「職場霸凌119」的會長姜恩熙(音譯)律師表示,「政府必須引入女性升職配額制度、對反覆發生性騷擾的職場進行特別監督、強化『盲招』等作法,才能消除結構性的性別歧視」。

只不過,這則新聞的留言處不乏挑起性別對立的爭議言論,許多言詞涉及不雅詞彙而被屏蔽。韓國網友留言幾乎一面倒的冷嘲熱諷:「如果妳像男人一樣付出,就會被升職」、「女性CEO也不會用女職員」、「如果遇到女性管理者,事情會變得很囉唆很複雜。」

日韓男性享有最優渥育嬰假

除了職場概況,《經濟學人》也公布了家庭事務對女性勞動參與的影響。傳統上,大部分的育兒與家事勞動仍由女性承擔,優渥的育嬰假政策和負擔得起的托育服務,能夠顯著提升女性的勞動參與率。值得注意的是,在富裕國家中,美國是唯一一個沒有法定育嬰假的富裕國家,托育費用超過平均薪資的30%。紐西蘭和瑞士的托育成本也相當高,分別達37%和49%。表現最好的國家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母親有近乎全薪的79週和69週育嬰假。 (相關報導: 南韓生育率9年來首次止跌回升 統計廳曝人口趨勢:依舊「生不如死」 更多文章

此外,父親的育嬰假也相當重要,能夠防止職場對女性的歧視、讓男女共同分擔育兒責任。令人驚訝的是,日本和南韓雖然在各項指標敬陪末座,卻擁有最寬鬆、最慷慨的父親育嬰假政策。南韓男性有薪育嬰假為29.2週,排名第二,僅次於日本31.1週。但這些新手爸爸們卻傾向在外工作,很少「享有」他們的育嬰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