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川普的關稅攻勢快到團隊來不及執行

2025年2月27日。卡車在Peace Bridge上等待穿越美國邊境。(AP)

川普(Trump)政府正以極快的速度宣布新的關稅措施。但實施起來又是另一回事。

美國總統川普在上任的頭幾周宣布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貿易行動,比如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威脅要對加拿大、墨西哥和歐盟徵收關稅,並宣布對少數幾個主要工業部門加徵關稅。據知情人士透露,所有這些聲明都給負責實施關稅的美國貿易代表署(Office of the U.S. Trade Representative)和美國商務部帶來難題,促使工作人員爭分奪秒地在一個大大加快的時間框架內執行總統的命令。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據知情人士透露,到目前為止,只有針對中國的關稅措施已經到位,這主要是因為川普政府認為對華關稅很容易實現,而且對美國消費者幾乎沒有附帶傷害。

川普還威脅說,將在3月4日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徵25%的關稅,並對中國加徵10%的關稅。川普上周四重申,將推進對美國北部和南部鄰國的徵稅計劃。

在那之後,川普將於3月12日開始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徵收25%的關稅。4月2日將有一系列行動,包括完成就職典禮當天宣布的貿易政策評估,以及公布對汽車、藥品和半導體徵收25%關稅的計劃。川普還計劃於4月2日宣布對等貿易關稅,該措施旨在使美國關稅與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對等。

據知情人士透露,川普政府官員私下表示,全面實施對等關稅行動所需的時間將超過4月份的時間表,可能需要六個月甚至更長時間。這些知情人士說,雖然川普可能會在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行動,但這個時間框架太短了,無法全面分析所有這些國家的關稅和非貿易壁壘。

一位白宮官員表示,將於4月2日發布一份報告,概述美國對其他國家的「對等關稅稅率」以及「實施機制」。這位官員補充說,可能會先公布對一些國家的對等關稅的細節,但不予進一步詳述。這位官員也不願就對等關稅的時間表置評,但表示,任何關於實施貿易議程存在瓶頸的說法都「為時過早」。

其他待定行動的完成日期尚不清楚,比如上周啟動的對銅的關稅調查。川普計劃對進口木材徵收的關稅也是如此,他曾預告將在4月份的某個時候實施,但沒有說具體日期。

這份越來越長的清單讓川普在國會山莊的一些盟友以及美國企業界懷疑,他的團隊是否會兌現所有這些關稅威脅,至少在他們自己設定的最後期限前能否兌現是個未知數。

「這有點像啦啦隊表演;正式比賽還沒有開始,」參議院財政委員會(Senate Finance Committee)成員、參議員Thom Tillis在談到川普上任初期宣布的這些關稅措施時表示。「這些關稅措施的範圍相當廣。我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參照先前的經驗,範圍必須縮小一點。」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巴菲特為何持有如此多的現金? 更多文章

川普政府已經不得不推遲貿易議程中的一個主要環節,即堵住所謂的「小額豁免」(de minimis)條款漏洞,該漏洞允許價值低於800美元(約合台幣2萬6335元)的貨物免稅進入美國。川普下令停止對來自中國、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商品適用這一條款,但在數百萬個包裹堆積在美國海關後,他不得不暫時恢復這一條款。目前尚不清楚川普政府是否會再次堵住這一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