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不可測的川普,剛説要奪回巴拿馬運河;要強買格陵蘭,必要時不惜動武;日前,又説要對台灣半導體課100%關税;而且再次強調,台灣搶走原屬於美國的晶片市場,不拿回來,他會很不高興!
眼前,台灣和台積電都存在危機,賴政府應如何面對?
其實,課税並不是川普的真正目的,強逼台積電在美生產,才是他心中所想。
台積電主要客戶都在美國,而根據張忠謀的説法,台積電在美生產成本比台灣高50%,川普對加、墨課税25%,而對台灣晶片課税100%,就是要強逼台積電只能在美生產,想變相把台積電變美積電,是狠招。川普已兵臨城下,不知賴總統是否已做好防禦準備?
熟悉產業鏈的人都知道,川普可能課不到税,眼前台積電賣給美國客戶的晶片,是交給電子五哥等代工廠組裝成品,再出貨到世界各地,是兩頭在外,多數產品並不進入美國,不會受到關税影響。但是,川普很務實,他要美國再次偉大(MAGA),美國製造是重點,他遲早會查知真相,再重新出招。台灣如何應變?是政府高難度的挑戰!
年前,謝金河在臉書説,我因為擔心台積電變成美積電,曾去拜訪他,希望他發揮影響力,請賴政府及早做應變準備;他並且説,我曾寫信給蔡英文,希望蔡政府嚴格管制晶片科技外流,不要鼓勵晶片業者協助印度建廠。
他所言都是事實,我去看他,是因為擔心面對川普2.0的不確定性,如果政府應變稍有疏失,類似李登輝時期,台灣第一次產業全面外移的歷史悲劇就可能重演,而晶片產業的外移,是台灣人民無法承受之重。川普幾次説台灣是晶片小偷,就是想為他強奪台積電尋找正當性,因為,在他心底「被偷的總是要還」,而賴政府竟保持沈默,此令人心驚!這是我請謝金河提醒賴總統的原因。
終於,賴清德日前召開了國安會議,我細看了談話內容,雖仍嫌不足,但我們應給予正面肯定,畢竟已經開始!
眼前,台灣最重要的,是產、官、學面對川普2.0要有共識!我去拜訪謝金河,除了建議他提醒賴總統,也希望提供我的歷史經驗先和他及產學界溝通,形成共識再呼籲賴政府和朝野政黨領袖,正確面對。
1986-1992年,美國以301法案逼迫台幣升值,短短數年間,台幣匯率由1:40升至1:25,外銷產業無法承受。我當時擔任工商團體理事長,瞭解美國政府的決策思維,純以美國利益為惟一考量,台灣企業的生死存亡,完全不在其考量範圍之內,我不斷向李登輝政府反應,建議政府不要對美國的壓迫百依百順;應學韓國,政府和企業聯手,一面對抗升值壓迫,一面聘請有能力的公關公司,對白宮和國會進行遊説。
而李登輝政府面對美國壓力,選擇順從而不作為,反而站在企業的對立面,指責台灣產業界自己不升級。有幾位學者附和政府的主張,甚至要求企業家無力對抗升值就離開台灣。當時,很多優秀的企業家帶著員工即使每天拼到深夜,仍無法對抗台幣40%的升值,失望之餘,被迫選擇離開,造成台灣產業包含當時先進的筆電,幾乎全面外移,台灣經濟因此失落了30年。
(相關報導:
謝錦芳專欄:美國半導體製造外包,川普責怪競爭對手太強?
|
更多文章
)
產業空洞化之後的台灣,年輕人前途茫茫,沒有合適的發展空間,薪水在24K上下掙扎多年,台灣人民為產業外移付出慘痛的代價。2000年總統大選,國民黨概括承受了李登輝政府錯誤決策的後果,造成政黨輪替,藍綠白政黨都應引以為戒。
學者和言論領袖對國家前途會扮演一定角色。我10月間在電視上看到學者郭正亮説「川普當選,可能會要求台積電在美註册,變成美積電」,我認同,並在11月底走訪謝金河,謝金河是我佩服的經濟政策的言論領袖,主要是他的看法務實。
有人問我,既然理事長已經卸任,為何還關心台積電和台灣經濟?我回覆,經濟議題有時感覺離人民很遠,其實也很近。新年期間,我有很多朋友都到海外陪子女過年;而我的三個兒子,老大老二台大清大畢業,認真工作幾年,他們認為努力付出卻沒有合理回報,我遺憾因為在他們成長的年代,正逢台灣經濟失落的30年,而我因擔任工商團體理事長,面對產業外移的處理,竟在兩岸同受迫害(此容後再述),不能留給他們什麼。
之後,兩人出國留學,並選擇在美就業,不僅看到開濶前景,薪水也超過台灣10倍;他們很多同學也都如此。
我在想,為什麼我們的子女都在海外?因為我們沒有給他們適合發展的環境!子女對前途的選擇,父母只能尊重,而我希望老三留學之後能回台灣發展,動之以親情並不務實,台灣甚幸有台積電、聯發科等晶片護國群山雄起,救台灣經濟於危難,我因此力所能及的對政府提供建言,希望台灣能成為年輕人夢想之地。
整體而言,我和謝金河對台灣經濟前景向好的看法相近;但因我曾長駐大陸13年,對大陸「產能過剩」有更深刻的觀察,其主要原因是因為過多企業的惡性競爭,小到一個電熱水壺,大到自駕電動車,大家都一窩風投入,往往只有少數企業能獲利,多數則面對虧損;日後台灣傳產要靠大陸內需市場獲利也會很難。
反之,台灣經濟依賴美國市場,台美科技互補,由美國七大科技巨頭的龐大市值可以證明美國經濟實力,雙方觀點相同。
我與謝金河當時看法差異之處有二,但隨著川普的步步進逼,應會逐漸謀合。
其一,他相信政府面對川普2.0應會有準備,而我的看法比較悲觀,因為川普多變,頻出怪招,做法簡單粗暴,而政府欠缺相關經濟事務的處理經驗與思維。
其二,謝金河認為台積電海外投資依公司發展需要,自有其規劃;且台積電外資持股佔73.62%,政府的國發基金只佔6.38%,政府很難「命令」台積電不能去那裏,很多學者也持相同看法。
也有學者認為,台積電目前十席董事,英美籍董事已佔6席,川普如果要強取台積電,透過董事會下手即可,英美籍董事不敢不從,台灣也無力抗拒。依據公司治理的法規,這些都無可爭議。
而據我長期觀察,由張忠謀的講話,可知台積電的海外投資,蔡政府有一定程度的介入,並非全然是經營策略的考量,其決策過程黑箱作業,令台灣人民憂心!
而針對有些學者所言,如果川普逼迫美英籍董事,在董事會通過台積電改在美國註册,政府一點辦法也沒有,我對此有不同的看法。
1. 成立川普2.0應變小組,決策過程公開,避免黑箱作業
面對川普以提升關税、要求台積電等企業赴美設廠、提供intel先進晶片製程、甚至有可能把台積電變成美積電等議題,所涉問題多而繁雜,且事涉談判,現有政府組織恐難以應對。
我們肯定賴總統召開國安會議,其決策過程公開,避免重蹈李登輝政府面對301法案的閉門造車和蔡政府「晶片外交」的黑箱作業。
而我們觀察國安會議成員,經濟議題恐非其專精,建議政府邀集台積電、電子五哥等產業界代表、務實的學者和有能力的談判人才,擴大成立川普2.0應變小組,集台灣之精鋭;小組要建構面對川普2.0的全面戰略思維,避免臨事倉忙;提出的決策、談判的過程和結果,要對台灣人民公開,對歷史負責。
2. 明確回應川普,台灣不是晶片小偷,也沒有「搶走」美國晶片生意,但是,台灣會力所能及的配合
川普對台灣的誣蔑,用語蠻橫粗暴,台灣的沈默,會讓世人誤以為真,建議由行政院長扮黑臉,召開國際記者會,回應重點如下:
其一,美國並沒有2或3奈米先進晶片製程可以讓台灣來偷,台灣所有先進製程都是自己研發。
之後,再簡略補充經國先生早年指派孫運璿、李國鼎等人,請回張忠謀,篳路藍縷創立台積電的故事,以及40年來無數科技人的心血投入,讓川普和世人明白,台灣領先全球的晶片科技,是一步一腳印,不是偷來的,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其二,台灣從未「搶走」美國晶片生意,是客戶自己來下訂單,爭搶台積電的先進製程產能。
之後,再提供數據,説明Nvidia、Apple 等公司利用台灣晶片製造成品,其利潤遠超過台積電,台灣為美國創造巨大的利益,用量化説明,簡單易懂,這些工作,經濟部應有能力完成。
謹守財不露白,台灣要低調,萬不可重蹈1989年日本購買紐約洛克斐洛中心的覆轍,向美國炫富,不會有好下場。川普説台灣很有錢,就是警訊。
説明台灣曾歷經1980年代美國以301法案逼迫台幣升值,造成產業幾乎全面外移,經濟失落了30年,眼前雖靠晶片產業逐漸恢復,但傷痕猶深,「2024年台灣人均GDP還不到美國一半!」而我們願意力所能及的為MAGA(美國再次偉大)盡一分力。
3. 賴總統應派出身份對等的特使,正面回應川普
眼前世界各國元首奔赴白宮者絡繹於途,台灣已被川普點名,自不能例外。但是,賴總統不能親赴白宮,應派出特使,為台灣爭取到更多的應變時間。
至於特使人選,我認為有兩人適合,一是張忠謀,一是宋楚瑜,兩人都曾代表台灣出席APEC,格局、高度與代表性都夠,最重要的是,兩人都能與川普做直接和坦率的溝通,氣勢能與大國領袖平起平坐。川普愛面子,賴清德派出「雙特使」,讓川普覺得有面子,我認為加分。
至於兩人的分工,張忠謀主談台積電的對美投資,此川普所極度關切;其它像軍購,台灣購買美國天然氣、石油、農產品,台資企業赴美設廠投資配合川普的「美國製造」,需要對美爭取到有利條件和保障,事多且繁雜,由張忠謀一併處理並不適合。政府應將議題整合,再由宋楚瑜統籌與川普對談,這也是他的強項。
我認為,張忠謀可以表達,此行代表賴總統,不代表台積電,避免川普對企業代表予取予求。我從來反對,政府讓企業去承受美國政府的壓力。
特使不能空手去,台灣很難不失血,但有限資源應用在刀口,應追求台美兩利,此寄盼於兩位老帥和政府應變小組的高度智慧,成功則青史留名,台灣人民感激;失敗則全民一起面對,無怨無悔!
至於隨行人員,政府幕僚建議由經濟部長郭智輝領軍;言論領袖和學者可邀請謝金河、李桐豪、劉憶如等務實派,人不必多,不分藍綠。產業代表有魏哲家、電子五哥和準備赴美設廠的企業負責人,人數可多,以壯團隊聲勢。
我甚歉建議得如此直率,以前李登輝年代,產業被迫出走自尋生路,工商團體扮演政府角色與大陸和各國政府交涉,其過程歷盡艱辛,可歌可泣,經驗可以提供政府借鑑。
4. 政府應堅持底限:晶片先進製程可以同步在美生產;台積電絕不能變成美積電;台灣沒有義務拯救intel
台灣面對川普的要脅,絕不可盲目屈從,賴清德要堅守承諾,做棋手而不做棋子,謀定而後動;川普不能整碗捧去,賴政府要堅持台積電絕不能變成美積電,必要時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台灣要做好最壞準備!
即便是川普對台灣晶片課100%重税,美國也會面對通膨,會重創美國經濟,是七傷拳,台美合則兩利,否則同傷;川普的「美國製造」,台積電和電子五哥的製造工藝不可或缺,台灣並非無牌可打。
很多科技人嘲諷「台積電亞利桑納投資,是割讓燕雲十六州的後晋「兒皇帝」石敬瑭,我則認為,因為美國國防晶片需在美生產,以及大客戶擔心台海戰爭的風險,先進製程同步在美生產有其必要;但投資過度則矽盾保台功能消失,反不利台灣安全。
台灣可以增加軍購、購買天然氣石油等...但是,台積電沒有義務去拯救intel,甚至,必要時台積電可以買下intel的晶片廠,但政府絕不允許台積電受美國逼迫而對intel提供台灣人民賴以生存發展的晶片科技;政府應以管制戰略物資之名,挺身捍衛台積電,不應讓台積電去承受美國政府壓力!
有學者説,川普重要幕僚會見台積電核心,而不願見經濟部官員,想跳過台灣政府,直接找台積電打交道。我建議魏哲家拒絕,應明確告訴美方:「美國管制晶片科技外移,台灣同樣也管制!」
我相信魏哲家是很好的經營者,也讚賞他演講時說「台積電變成美積電,門都沒有!」但審視其演講內容,主要是針對台美晶片科技和經營環境的比較,而碰到老狐狸川普,魏哲家恐怕會「秀才遇到兵」。
5. 政府應儘速建立戰略物資管制機制,必要時立法;嚴格管制晶片科技外流,停止晶片外交
半導體是戰略物資,全世界都在管制,德、英限制中國企業對其晶片廠投資;英國曾拒絕Nvidia 收購ARM;美國長臂管轄,不僅限制台、日、韓、荷蘭高階晶片、原料、設備對中國的銷售,甚至禁止持有綠卡者在中資晶片廠工作。台灣沒有理由不管制。
政府對中華民國企業的海外投資,本來就有權審核管制,並非董事會通過就可以為所欲為;緊急時政府可以行政命令干預台積電變成美積電;朝野應有共識儘速對戰略物資管制立法。
眼前政府全力應變川普的頻頻出招猶恐不及,台積電海外投資應優先滿足美國,日、德投資不可擴大。
台積電投資日、德,成本都超過台灣,投資同樣不符效益,只能解讀為蔡政府利用晶片做外交。我認為,「晶片外交,就是賣台!」政府不能為了外交虛名,把台灣人民賴以生存發展的晶片科技,「白玉當白菜」,到處送人!
日本對台灣從來就技術封鎖,台灣沒有義務協助日本重建晶片產業。由近日日本政府結合SONY、豐田等八大財團全力支持的Rapidus,準備以2奈米製程搶奪台積電客戶,台灣應引以為戒,沒有人能保證日積電(台積電到日本被改名)培養的人才不會被Rapidus 挖角,而反噬台積電。這也是我一再呼籲政府要立即停止晶片外交,並嚴格管制晶片科技外流的原因。賴政府應戒慎恐懼!
6. 台積電是台灣人的驕傲,不可任意改名美積電或日積電,應在全世界都叫:TSMC台積電
日本的TOYOTA在全世界投資都叫TOYOTA, 美國的蘋果手機在全世界行銷都叫APPLE,德國的 BMW在全世界都叫BMW,台灣的Acer, ASUS在全世界生產銷售也都沒有改名,為什麼台積電的TSMC到日本叫日積電JASM?到美國叫美積電?到歐洲叫歐積電?此違反企業常軌,政府做為最大股東,應請台積電從善如流,在全世界都叫TSMC,讓台灣人民沒有疑慮,心甘情願的為它付出,請賴清德關切。
7. 長遠看台積電中華民國籍董事必需過半,以安台灣民心
2024年6月,台積電董事會改選,台籍董事減至4席,英美籍董事增至6席,且美國商務部代表有一席董事,商務部不是投資人,又不懂晶片科技,此令人不解?如果政府承受壓力,應向台灣人民説明。
台籍董事不過半,台積電變成美積電會有潛在危機,萬一川普施壓,英美籍董事不敢不從。政府雖然可以行政干預,但又何苦引狼入室?
從網上公開的訊息知,台積電國人持股約佔28%,政府開發基金佔6.38%是台資最大股東,其它股權分散在約1000家國際法人,台灣人民掌握核心技術、市場和經營。雖然外資持股居多,但投資人主要是追求利潤,即便是華爾街大鱷,也不樂見美國製造的高成本腐蝕其投資利益,且台積電獲利良好,政府要掌控台積電過半董事絕無問題,賴清德應指派政府專人負責,民間也不缺人才可以協助。
如果一定要增加持股才能保住台積電,政府的超額税收可以投入,台灣人民砸鍋賣鐵也義無反顧,川普不要低估台灣捍衛台積電的決心!
*作者為西陵電子創辦人,曾任電電公會、工商建研會、青創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