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各國已經快被川普搞瘋了:跟普京通電話,等於赦免了「戰犯普京」,將歐洲以及國際法庭過去幾年的制裁一筆勾銷;美國和俄羅斯在沙烏地阿拉伯開會討論如何解決烏克蘭戰爭,過去三年一致抗俄的歐盟被晾在一旁。
歐洲人的危機感,經媒體披露的包括:一位專家告訴法新社「歐洲人宛如頭髮著火般四處亂竄」;前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奇對法新社說,「我們現在正處於艱困且非常危險的時刻,大西洋兩岸可說離彼此愈來愈遠」;另一位專家稱這是「前所未見的跨大西洋危機」、「美國跳過歐洲與俄羅斯協商並干預歐洲政治,這不僅是與歐洲脫鉤,還代為作主並擾亂歐洲」。
這些都還是「擾亂」而已,美國向烏克蘭要索稀土和石油礦權,川普說「我們要拿回我們的錢」,因為美國已經給了烏克蘭3500億美元,歐洲以貸款形式給予援助,但美國「曾有一位愚蠢無能的總統和政府」,「所以什麼都沒拿回來」「我希望烏克蘭能給我們一些東西,作為我們投入所有資金的回報。」——可能是更危險的訊號。
川普的邏輯如果是:美國給過的援助,都應該「拿回我們投入所有資金的回報」,那歐洲才真的要緊張了——如果川普有一天開口向歐洲索討「馬歇爾計畫的投資回報」,那肯定是歐洲國家付不起的。
馬歇爾計畫的官方名稱是歐洲復興計畫,從1947年7月開始執行了四個財政年度,在這段時期內,西歐各國透過參加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總共接受了美國包括金融、技術、設備等各種形式的援助合計130億美元,若加上在此之前的90億美元援助,考慮通貨膨脹因素大約相當於今日1兆1000美元。這還沒將川普口中「美國多負擔北約」的經費計入。

事實上,馬歇爾計畫當年曾考慮將「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盟國」蘇聯納入援助範圍,可是史達林無法接受西歐國家提出的「很多令蘇聯無法接受的條件」,其中包括「喪失一些經濟主權」,最終蘇聯代表離開談判地點巴黎。
要說的是,美國的援助從來不是絕對無償,包括當年貸款援助中華民國抗日,就要中國在期限內出售22萬噸桐油為代價,而2500萬美元貸款多數購買了美國槍砲彈藥——不是不要,只是時間和形式問題。(註:當年中國是全世界唯一出口桐油的國家,桐油堪稱是當年的護國神山)
很諷刺的,當年蘇聯(包括東歐)沒有參加馬歇爾計畫,在今天看來,還真是福不是禍。
川普會不會幹這種事呢?還真難說。
因為川普的MAGA是「不容任何挑戰美元」的,他說此話時指的是金磚國家,然而,歐元做為國際交易貨幣的比率可比人民幣、盧布、盧比大多了。一旦川普對中國、俄羅斯、印度施壓到達極限,無法再進步,很可能會「收拾歐洲」以壯大美國對付中俄。 (相關報導: 張登及觀點:不願面對的事實─多極化、地緣政治與複合國際秩序 | 更多文章 )
*作者為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