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退休金條例(勞退新制)自民國94年推出後,提供勞工年滿60歲,無論在職與否,都能請領新制退休金的資格,其中以年資15年為基準,劃分出月領或一次領完的選擇。不過,勞工若選擇月領並自提,其實就能跟著勞動基金參與每年收益分紅,讓你每年多拿一點退休金,提升養老生活品質。
什麼事勞工個人退休金專戶?
勞退新制是以「個人退休金專戶」為主的制度,雇主應為適用勞基法之勞工(含本國籍、外籍配偶、陸港澳地區配偶、永久居留之外籍人士),按月提繳不低於其每月工資6%勞工退休金至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讓其退休金累積帶著走,不會因為勞工轉換工作或事業單位關廠、歇業受影響,而專戶所有權屬於勞工。
勞退自提有什麼好處?免投資勞工退休金翻2倍
同時勞工也能在每月工資6%範圍內,自願另行提繳退休金,當勞工年滿60歲就能請領退休金。若提繳退休金年資滿15年以上者,可以選擇月領或一次領退休金;年資未滿15年者,則請領一次退休金;如果領取退休金後,繼續工作提繳,一年可請領「續提退休金」。
勞保局進一步指出,自提有3大好處,包含每年可以參與分配投資運用收益,請領時如低於依當地銀行2年定期存款利率所計算的保證收益,將由國庫補足;享有賦稅優惠,也就是自願提繳金額不計入提繳年度薪資所得課稅;以及增加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累積金額,強化退休生活保障。
因此勞保局建議學生打工族或初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可以儘早參加,當提繳時間越長,可領取的退休金也就累積越多。
勞退自提幾%最好?
勞保達人張秘書也提到,勞工建議選月領方式會對養老生活較好,綜合自提的優點,以及近幾年的收益分配額也讓人相當看好。而自提是有彈性的機制,如果收入較高有餘裕,即可選擇較高的自提比例,如提領到最高比例6%,自然也有助及早達到退休儲蓄目標;或者靈活調整自提比例,當手頭較緊的時候,自提1%或3%,等到寬裕時,再提高自提到5%或6%。簡單來說,當你自提比例越高,本金越多,可以分配的紅利也就越多。
但要注意,勞工自願提繳率1年內最多可調整2次,可隨時透過雇主向勞保局申報停止提繳(自願提繳率調整從申報的次月1日起生效,從調整生效日往前推算1年期間,調整次數不得超過2次)。
勞退自提分紅
根據勞動基金運用局日前公告,2024全年整體勞動基金規模為7兆479億元,全年大賺新台幣1兆428億元,收益率為16.48%。新制勞退基金收益數為6989.7億元,收益率16.16%,以目前可參與分配的1272萬帳戶計算,平均每名勞工約可拿到5萬4950元。勞退基金通常在每年3月分配前1年績效收益,依照勞工帳戶內金額、投保年資、月提撥金額比例分配分紅。
如果一名勞工年滿60歲,平均餘命23年,利率1.1473%,帳戶總額是100萬元、選擇月領,勞保局會根據其平均餘命將100萬元分配到每月金額,等於他每月領到4117元,共計至年底拿走4萬9404元,而帳戶還剩95萬0596元則仍參與投資。以去年勞退新制基金整體收益率16.16%來看,今年他約可分紅4.7萬元,帳戶總額也增加為99萬8126元。
由於勞退新制是按每季發放一次,帳戶餘額會由勞動基金運用局投資運用,勞工每年可獲收益分配,之後勞保局會再三年結算一次,重新用帳戶餘額計算月領金額,因此如果三年間勞退基金都有不錯收益,勞工帳戶總額就會變多,而平均餘命變短,該勞工三年後重新計算月領金額也就有機會再增加。
不是勞保勞退!勞工還有一筆續提退休金
至於續提退休金,勞保局提醒,勞工年滿60歲退休後,還想繼續工作,雇主仍應替勞工提繳6%退休金到「個人退休金專戶」,其提繳之工作年資重新計算;勞工繼續工作提繳之退休金及其收益之次數,1年以1次為限,也要注意,前後二次請領退休金期間,至少須相隔滿1年。
資料來源:《勞保局》 、《勞動基金運用局》 、《勞工朋友的秘書 張秘書》 (相關報導: 退休金增加了!勞保局發錢「每人平均能領5.5萬元」,一鍵查詢自己有多少養老金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梁溶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