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怎麼月領超過4萬?專家教1招無腦放大!免靠自己投資也能達標

退休金主要來自三大來源:勞保年金、雇主提撥的勞工退休金,以及個人自提勞退或自行儲蓄,然而,多數勞工僅仰賴勞保與雇主提撥的退休金,究竟這樣是否足以支撐未來的生活需求?(示意圖/取自photo-ac)

台灣於今(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已突破20%,隨著退休族群逐年擴大,勞保退休金是否充足,已成為國人關注的焦點課題。Youtube頻道《艾倫的理財研究室》指出,退休金主要來自三大來源:勞保年金、雇主提撥的勞工退休金,以及個人自提勞退或自行儲蓄,然而,多數勞工僅仰賴勞保與雇主提撥的退休金,究竟這樣是否足以支撐未來的生活需求?

艾倫以兩個實際案例說明差異。第一位是工作30年的勞工阿聖,65歲退休後,每月僅靠勞保與勞退合計領取約2萬元,生活捉襟見肘,若是不幸生了大病,醫療費用更成為沉重負擔。相較之下,同樣工作30年的阿立,因提早進行退休規劃,除了每月勞保與勞退共2萬5000元,另加上自行儲蓄的2萬5000元,退休後每月總收入達5萬元,即使需長期看護,也不必仰賴家人支援,生活品質明顯優於前者。

退休金怎麼月領超過4萬?

第一步:試算退休生活費,每月支出要考慮通膨

艾倫提醒,民眾應盡早進行規劃退休的財務狀況,才能為未來做好準備。他指出,進行退休金規劃前,首先第一步是要「釐清個人每月的生活支出」,包括食衣住行、醫療與娛樂等日常開銷,並剔除工作相關費用或退休前可結束的財務責任,如房貸、子女撫養費等,才能準確計算退休所需金額。此外,試算時務必納入通膨因素,以2%年通膨率推估,若預估退休後每月需3萬元,距離退休還有10年,實際應準備的金額將提高至3萬6570元;若退休仍有20年時間,則須準備約4萬4579元,艾倫強調,忽略通膨調整,恐怕會讓退休生活陷入資金短缺的窘境。

第二步:退休金來源試算,勞保與勞退能領多少?

第二步則是試算「別人幫你存的退休金」究竟能領到多少,以政府網站的試算工具進行試算,假設一位勞工工作年資30年、投保薪資為每月4萬元,並預計在65歲退休,未來每月可領取的勞保年金約為1萬8600元,若以103年至112年勞退基金平均年化報酬率4.76%估算,勞退部分則每月可領1萬2502元,兩者合計,每月可獲得約3萬1102元退休金。若勞工在職期間選擇每月自提勞退6%,退休金可進一步提升,試算顯示,自提後的勞退金可增至每月2萬5005元,合併勞保年金後,每月總退休金將達4萬3605元,退休生活將更為寬裕。

第三步:試算退休金缺口,你還差多少?

第三步為「計算退休金的缺口」,以勞工小陳為例,小陳目前40歲,預計65歲退休,屆時將累積30年的工作年資,投保薪資每月為4萬元。他期望退休後每月有3萬元生活費,考量通膨因素,實際退休時須調整為每月5萬元,若以85歲為預估壽命,退休年數共20年,根據公式「退休所需資金=每月開銷 × 退休年數」,小陳退休所需總金額為1200萬元。 (相關報導: 勞退天花板不只45800元!用1招退休金輕鬆翻倍,一鍵秒查可以領多少 更多文章

接著計算小陳已準備的退休金,「已有退休金=勞保+勞退+儲蓄」,根據試算,小陳未進行勞退自提,但他有預估在退休時能儲蓄200萬元,加上每月可從勞保與勞退合領3萬1102元,20年下來約可領得746萬4480元,合計已有退休金總額為946萬44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