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0日,正逢川普總統上任滿一個月。美國主流媒體紛紛報導,根據CBS民調顯示,新任總統的民調滿意度高達 53%,更有近 60% 的民眾支持非法移民遣返計劃。這在美國政治史上實屬罕見,甚至有媒體形容川普為「美國最偉大的總統」。
事實上,川普在前一任未能連任後,經過一輪全新的政府治理,民眾在大選中再次將重任託付給他。自 1月20日 就職以來,全球政治與經濟局勢似乎都圍繞著他而悄然轉動。川普憑藉其商界背景與實幹作風贏得廣泛青睞,同時任用了許多具爭議性、富有商業經驗以及非傳統政治色彩的人物。雖然最初的反對聲浪不斷,但短短幾週後,越來越多人開始認為這是一個充滿新氣象的開端。
就職當天,川普政府便果斷廢止多項過去的行政命令,並迅速推出一系列新指令,成立了象徵創新治理的新機構——「政府效率部」(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簡稱 DOGE)。DOGE更大膽授權馬斯克運用AI技術進行非傳統審查,揭露出眾多令人震驚的案例。根據報導,AI系統此前查出 2,078萬 名百歲以上老人,其中 147萬人年齡超過 150歲 卻仍在領取社會福利。甚至在 2月18日 的報導中指出,更有高達 360歲 的個體也在領取福利,這一紀錄早已超越美國建國歷史。此外,報導還顯示,全美 3.4億 人口中竟有 3.8億 人領取政府資源;馬斯克團隊甚至邀請民眾直播觀看美國國庫黃金儲備的查核工作。若非川普大膽授權馬斯克應用AI徹底盤查,這些看似不可思議的事實恐怕無從發現。
這些舉措不僅成為美國AI治理的初步成功示範,也為全球帶來全新的思考與管理模式。有評論認為,美國已然成為世界的核心,而台灣則站在全球AI技術的前沿;美國運用AI治理的方式,宛如為台灣插上強勁動力電,點燃了創造全新治理格局與宏大發展未來的希望。台灣作為一個偉大的國家,相信在AI輔助治理的推動下,未來的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勢必邁向新的高峰。
作者過去曾在上海管理近 300位 IT工程師,對IT領域發展有深刻見解並長期關注,特別聚焦於AI的未來趨勢。日前在風傳媒先後撰寫了〈真假AI革命──中國DeekSeek挑戰美國科技霸權的背後〉與〈美中AI霸權爭奪引爆白宮!決戰關鍵時刻來了〉兩篇文章,探討AI發展在全球政治與經濟格局中的角色。如今,更將目光轉向AI在政府治理的應用,以美國的實踐經驗為借鏡,期望為台灣未來的數位治理提供可行方向與參考。
(相關報導:
北京觀察》大陸多地引入AI輔助黨政決策 民眾:政府是不是該裁員了?
|
更多文章
)
一、美國AI治理:從實驗到制度化的演變
美國政府早在奧巴馬執政時期便開始嘗試利用大數據與機器學習技術改造公共管理。隨著技術的不斷突破,進入2020年代後,美國政界內部對於如何藉由AI提升政府效率、降低財政浪費的討論日益熱烈。2025年1月20日,川普總統再度上任之際,一系列大膽的行政命令隨即出台,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便是成立了「政府效率部」。這一新設機構肩負著利用先進技術推動政府數位轉型的重要任務,旨在從根本上打破傳統官僚體制的低效模式。
據相關報導中多位政府內部人士透露,政府效率部的主要目標包括:
傳統行政流程往往冗長繁複,民眾辦事需長時間等待。利用AI對各項申請、審核和財務管理實施自動化,不僅縮短了處理時間,也令每一筆資金流向都能在陽光下運作,接受社會監督。
美國龐大的醫療保險與稅務體系長期以來備受欺詐困擾。政府效率部推出的「GSAi」系統,通過對龐大數據進行深度學習,能夠迅速檢測出異常收支與不合理的診療項目,從而有效防範醫療詐欺和其他不當行為,據悉每年可為政府挽回數百億美元損失。
面對恐怖主義、跨國犯罪以及非法入境等安全威脅,國土安全部也引入AI監控技術,結合無人機巡邏和高解析度攝像頭,構建全天候的邊境安全網。這一舉措讓政府能夠在第一時間發現並應對可疑活動,大幅提升國家安全防護能力。
4.推動地方自治與資源合理分配傳統的中央集權管理常導致資源配置不均。通過對全國各地經費流向的智能分析,美國政府決定將部分決策權下放至地方,使各州能根據自身實際需求靈活運用資源,從而提高整體治理效率。
二、多個實例:AI技術如何在美國落地生根
美國龐大的醫療保險體系雖為民眾提供了保障,但同時也給不法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機。根據內部資料,每年因醫療詐欺造成的損失高達數千億美元。為此,政府效率部引入了「GSAi」系統,該系統利用海量歷史數據建立風險模型,並通過即時數據比對標記出那些收入異常或診療項目不合理的醫療機構。去年,一起由「GSAi」發現的重大詐欺案件,讓執法部門及時介入,挽回了數十億公共資金,也讓外界見證了AI在打擊詐欺中的巨大潛力。
傳統的稅務審查工作依賴大量人工核查,不僅效率低下,且難以完全覆蓋數以百萬計的納稅資料。美國國稅局(IRS)引進先進的AI審查系統,該系統根據歷史納稅數據自動構建風險預警模型,能夠迅速鎖定疑似逃漏稅行為。2024年的一項統計顯示,這項舉措每年為政府追回稅款超過500億美元,並大大提高了稅務審查的精準度與公正性。
隨著跨國犯罪和非法移民問題日益嚴峻,國土安全部不惜重金投入AI監控系統,結合無人機、高清攝像頭和大數據分析,建立起一個全天候、多層次的邊境監控體系。去年初,一次由AI系統預警的行動,讓警方成功攔截了一批涉嫌走私的跨國犯罪團伙,極大地提升了國家安全防範能力。這一實例也向全球展示了科技在維護國土安全中的新作用。
美國教育部長期面臨聯邦經費浪費和資源配置不均的問題。為此,政府利用AI對全國教育經費流向進行大數據分析,發現了許多重複建設和低效運作的現象。根據分析結果,部分教育決策權被下放到州政府,使得資源分配更貼近地方實際需求,從而促使教育改革逐步深化。與此同時,城市治理方面,智慧交通系統和動態調控的智能紅綠燈,使得交通堵塞現象得到明顯改善,市民出行效率大幅提升。
在公共服務領域,美國政府也在積極推動智能化改革。許多城市已經推出24小時智能客服平台,民眾可通過手機APP或網路平台查詢各項社會福利、辦理稅務手續、預約公共服務等,這大大縮短了辦事等待時間,同時也降低了運營成本。這些具體舉措,無疑讓人們真切感受到科技進步帶來的便利與效率。
三、技術革新背後的政治與倫理挑戰
在一片讚譽聲中,AI治理也引發了不少爭議。隨著技術應用範圍的擴大,政府如何在提高行政效率的同時,平衡個人隱私與公共利益成為社會熱議的焦點。
政府在大規模運用AI技術時,必須處理海量涉及民眾個人隱私的數據。如何在提升公共服務的同時,建立完善的數據保護機制,防止數據濫用或監控成為政府權力擴張的工具,是當前亟待解決的難題。隱私權倡導者和法律專家紛紛呼籲,政府應制定更嚴格的數據保護法規,確保民眾的個人信息不被濫用。
由於AI算法需要依賴大量歷史數據進行學習,而這些數據往往存在一定偏見,導致AI在應用中可能無意中放大這些偏見。例如,在稅務審查或健保資源分配中,若數據來源不公,便可能使得弱勢群體遭受不公平對待。如何改進算法模型,確保決策過程的透明與公正,成為各界共同關注的議題。
美國國內對於AI治理的看法分歧明顯。一方面,不少政界人士認為,先進的科技手段能夠極大提升政府效率,並在國際競爭中佔據先機;另一方面,也有人擔心,過度依賴技術可能會削弱民主監督機制,甚至被部分勢力利用來擴大權力。這場關於技術與民主、公民自由之間如何平衡的辯論,正逐步進入公共議程,成為各界熱議的焦點。
在全球化浪潮下,各國在數位治理上展開激烈競爭。然而,專家們一致認為,未來應加強國際間的合作,建立統一的技術標準和倫理規範,共同推動AI技術的健康發展。這不僅有助於促進全球治理效能的提升,也能防止由於技術競爭而引發的國際摩擦。
四、台灣的因應之道:借鏡經驗,打造自主轉型新格局
台灣作為全球資訊產業的重要據點,擁有強大的技術研發能力,但在政府數位轉型方面仍面臨不少挑戰。美國的經驗無疑為台灣提供了寶貴的參考,但如何結合本土實際,打造符合國情的AI治理模式,則需要各界深入思考與實踐。
近年來,台灣政府正致力於打破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孤島,推動跨部門數據共享與整合。行政院與各主要部門聯手打造統一的數位治理平台,不僅能即時掌握全國各項政策執行情況,也能根據實際需求動態調整資源分配。這種協同合作模式,既提高了政策反應速度,又為民眾提供了更透明、更高效的公共服務。
台灣的全民健保體系以高效率著稱,但部分醫療機構仍存在報銷漏洞。參考美國「GSAi」系統的成功案例,衛福部正積極研發專屬的健保數據監控平台,利用AI技術對醫療數據進行全面分析,提前預警可能的異常狀況。這不僅有助於降低健保財政壓力,更能進一步提升醫療服務質量,保障民眾的就醫權益。
台灣各大城市在智慧交通、環境監控以及公共服務方面已展開多項試點。從台北市到台中市,智能紅綠燈系統、即時交通流量監控平台以及24小時智能客服均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城市管理問題,縮短了民眾辦事等待時間。專家指出,若能進一步推動跨部門數據整合,打造一個全國統一的智慧治理平台,將為台灣的城市發展注入更強動能。
面對AI應用帶來的數據隱私和算法偏見等問題,台灣立法院正積極修訂相關法規,力求在推動數位轉型的同時,建立完善的數據保護和倫理監管機制。政府單位也曾表示,未來將成立跨部門的倫理審查委員會,廣泛聽取學界、產業界與民間意見,制定一套既符合國際標準又適合台灣實際情況的治理框架,確保技術進步真正服務於公共利益。
在全球數位化浪潮中,台灣應積極尋求與美國、歐洲及其他亞洲國家的科技交流與合作,不僅要輸出台灣芯片,更也要引進先進技術,更學習國外在公共治理中的成功經驗。這不僅有助於提升台灣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也將為台灣政府打造一個既高效又公正的數位治理體系提供堅實支撐。
五、展望願景:在變革中尋找平衡,開創新局
美國在AI治理領域的探索與實踐,從醫療詐欺檢測、稅務智能審查到邊境安全防控與智慧城市建設,都在向世界展示著技術革新如何徹底改寫政府運作規則。然而,技術的進步並非萬能,如何在提高行政效率與保護公民權益之間取得平衡,仍是各國政府亟待解答的難題。
對台灣而言,數位轉型既是挑戰,更是創造全新治理模式的歷史契機。借鏡美國的先進經驗,台灣必須根據自身國情制定出一條符合實際的轉型之路。只有在跨部門合作、完善立法監管以及國際交流中不斷探索,台灣才能在全球數位治理的舞台上占據一席之地,開創出屬於自己的新局。
展望未來,隨著全球各國在數位治理上的競爭日益激烈,我們每一位公民都應關注政府如何運用科技提升治理效能,同時保持對個人隱私與社會公正的警覺。唯有在廣泛參與、持續對話與制度完善中,才能讓科技真正成為促進公共利益的動力,而非成為權力濫用的工具。無論是美國還是台灣,只有在科技與民主、公正與效率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才能迎來全新的治理時代,從而在未來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省思與未來
從美國的AI治理實踐到台灣的數位轉型探索,這場由科技驅動的治理革命正以驚人的速度改寫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從醫療保險詐欺的智能防範,到稅務審查與邊境安全的高科技應用,再到智慧城市建設中每一項細微的改善,這些案例不僅展現了現代科技的巨大潛力,更揭示了未來公共治理模式的多種可能。
同時,我們也看到,在效率與公平、技術與倫理之間,仍存在著許多需要深入討論與調整的矛盾與挑戰。如何在保障民眾基本權益的前提下,推動科技進步與政府改革,是所有國家、所有民眾都應該關注的重要課題。
今天的美國與台灣,正處在一個關鍵的歷史轉型點上。美國以其大膽實驗與創新舉措,為全球樹立了AI治理的範本;而台灣則應以此為鏡,積極推動數位轉型,創造出既符合本土特色又與國際接軌的治理模式。未來,當科技與民主、公正與效率真正達到平衡時,我們將見證一個全新時代的來臨——一個由數位智慧點燃,讓政府更高效、社會更和諧的未來。
(相關報導:
北京觀察》大陸多地引入AI輔助黨政決策 民眾:政府是不是該裁員了?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