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第26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4日晚間在光點華山電影館正式開跑,開幕典禮暨開幕片《倖存的女孩》放映會,邀請到客語金曲歌后羅思容到場開唱,知名編導王小棣也以女性影展台灣競賽獎決選評審的身分,前來共襄盛舉,為接下來10天的電影饗宴揭開精彩序幕。
本屆女性影展創下預售票房新高,突破90萬大關,更有兩部女性影展的選片雙雙入圍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分別是亞洲新銳短片單元的《紅棗薏米花生》及台灣競賽獎的入圍片《美芳》。策展人羅珮嘉表示,本次開幕片也意義非凡,現年26歲的女主角娜迪雅・穆拉德(Nadia Murad)為恐怖主義下的性暴力倖存者,迄今不斷在世界奔走,欲拯救成千上萬淪為性奴、困在難民營中的同胞。

亞茲迪女孩穆拉德逃出生天、反擊戰爭性暴力
在各大國際影展獲獎的《倖存的女孩》(On Her Shoulders)講述,從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手中逃脫的「亞茲迪」(Yazidi)女孩穆拉德如何克服痛苦回憶,勇敢向世人訴說她的可怕遭遇,呼籲聯合國會員國的領導人看見亞茲迪人的困境。
2014年8月3日,IS舉兵入侵伊拉克北部亞茲迪教派信徒聚居的村莊,命令村民在5天內改信伊斯蘭教,否則只有死路一條。極端分子幾天內殘殺數百名男子、年老婦女,俘虜大批年輕女性和兒童,當作商品販賣、蹂躪。穆拉德親眼目睹6個哥哥和媽媽被處決,也被迫跟所有親人分離,送往異地,淪為性奴。
族人苦難沒有結束之前,自己無法心安理得療傷
2014年11月穆拉德逃離IS的掌控,在看過一次心理醫生之後,她認為在族人的苦難沒有結束之前,自己沒有辦法心安理得地療傷,遂決定走向世界舞台,呼籲所有國家加強反恐行動,徹底剷除伊斯蘭國,讓恐怖份子受國際法庭的審判。
紀錄片裡,身形瘦弱的穆拉德不怎麼笑,因為她的肩上有太多負擔,但她也不能在亞茲迪眾人面前哭,與她共同倡議訴求的夥伴告誡:「妳不能哭,妳給予了他們力量,妳哭了,他們也會哭。」
在遭遇無法磨滅的創傷前,穆拉德擁有像一般年輕女孩的夢想,想開一家髮廊「讓每個女性都覺得自己是特別的」,然而現在她不能這麼做,因為她已經失去家園,也因為她現在是全亞茲迪族的希望,要為整個民族找到出路。「作為女孩子,我絲毫不想讓別人這樣看我,把我視為伊斯蘭國的性奴,但我必須這麼做,因為還有很多比我小的女性遭遇這種痛苦,」穆拉德說。

面對全世界媒體鋪天蓋地的追問,穆拉德時常感到心力交瘁。「聖戰士都是怎麼性侵妳的?」「妳現在紅了,所以妳的目的是什麼?」種種尖銳問題都刺進她的心裡,她在紀錄片中無奈表示:「我比較想被問的問題是『怎麼防止女性在戰爭中遭受性暴力?』『怎麼做才能保障亞茲迪人的權利?』」
穆拉德2016年成為聯合國人口販賣倖存者尊嚴親善大使、2018年摘下諾貝爾和平獎桂冠,也讓世人注意到亞茲迪人的困境。挪威諾貝爾委員會(Norwegian Nobel Committee)指出,穆拉德目睹了伊斯蘭國如何血腥殘殺、虐待亞茲迪族人,她逃脫之後以證人身分在聯合國控訴IS犯下的種族滅絕和戰爭罪,勇於對抗戰爭性暴力的精神與勇氣非凡。

「世界只有一個國界,人類的國界,我懇求各位,將人類擺在優先,這不只是為你和你家人創造的人生,我們也想要人生,也有權享受人生,如果斬首、俘虜女性為性奴、強姦孩童、讓數百萬人流離失所不能打動你們,什麼才能打動你們?」──穆拉德2016年9月在聯合國。
2019台灣國際女性影展正式開跑!

第26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以「控制」Beyond Control為主題,規劃了10大單元,策選75部來自世界各地的精彩好片,希望透過影像的力量,促進社會對於性別議題的討論和思考。羅珮嘉說,不論是 #MeToo、Time's Up 運動,近年女性拿到控制權的能量愈來愈高,
女性影展開幕典禮上,羅思容以一曲《南無撿破爛菩薩》揭開序幕,詼諧的歌詞引來滿場歡笑。台灣競賽獎決選評審王小棣上台致詞,表示覺得台灣整個時代不同族群都有很多動人的女性故事,很希望大家可以多把台灣女性的故事拍出來,多多參加女性影展的台灣競賽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