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上任迄今,對應中、俄溫和的態度,讓外界更憂心他未來又會如何對應日益激進的朝鮮(北韓)與台海潛在危機。對此,韓國東亞局勢專家趙成珉解析,「東亞局勢的確更加複雜,從韓國角度看台灣,台灣是天堂,因具有海洋天然屏障。中國顧忌經濟動能不佳、軍方貪腐等多重挑戰,以及美軍震攝力量,入侵台灣可能性並不高。」
川普(Donald Trump)就任美國總統後,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南韓外長趙兌烈、日本外相岩屋毅2月15日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MSC)期間,於場邊舉行首次會談,並發表聯合聲明,重申三國致力於推動朝鮮「非核化」。朝鮮外交部則堅稱將繼續強化核武,並譴責三國聯合聲明「荒謬」。
儘管美日韓會談聲明仍強應對朝鮮,但外界對於川普近期打關稅戰,對中國採取相對於盟國更溫和的態度,以及僅與俄羅斯就俄烏戰爭終止,卻排除烏克蘭在外的作法感到錯愕與震驚,更憂心川普的變化莫測是否為東亞局勢帶來更多不確定性。
趙成珉:「韓國國防戰略具攻擊性,台灣偏向防禦性」
韓國成均館大學政治外交學科副教授、成均中國研究所副所長趙成珉(Sungmin Cho)2月18日出席台灣大學大陸研究中心主辦的印太區域安全論壇,以「台灣海峽與朝鮮半島危機」(Crises in the Taiwan Strait and the Korean Peninsula)發表演說。
趙成珉在演說時指出,「從韓國的角度來看,台灣是天堂,周圍有海洋的阻擋力。中國解放軍得跨越海峽發動兩棲攻擊。不過,韓國與朝鮮領土接壤,韓軍與駐韓美軍幾乎每天都進行軍事演習,這對朝鮮刺激性更高,隨朝鮮製造更多核武器,南韓的常規軍事戰略變得更具攻擊性。」

趙成珉特別針對韓國與台灣在國防戰略不同的取向進行解析,他表示,韓國國防戰略重點在於快速反應和先發制人,當朝鮮有攻擊跡象時,韓國能迅速發起打擊。
韓國「三軸防禦系統」(three-axis defense system)。 該系統作為國家安全的支柱,旨在應對來自北韓的持續威脅,主要由三個關鍵部分組成:狙殺鏈(Kill Chain)先制攻擊系統、韓國防空飛彈防禦系統(Korea Air and Missile Defense,KAMD)以及韓國大規模懲罰與報復(Korea Massive Punishment and Retaliation,KMPR)計畫。
趙成珉說:「韓國國防部會宣揚,一旦韓國受到朝鮮攻擊,反擊就是專門針對金正恩,可直呼金正恩的名字,並威脅要殺死他,因為戰爭是金正恩造成的,會導致很多韓國人犧牲。」

趙成珉表示,相對於韓國,台灣國防戰略偏向防禦,因為依賴海上天然屏障,僅在必要時對敵軍進行防禦性反擊。這種根本性的戰略取向,不僅決定了兩地面對威脅時的反應速度,也直接影響到局勢失控的風險程度。 (相關報導: 專訪》美國「經濟國族主義」高漲! 尹麗喬:沒必要自嚇、卑躬屈膝,要讓川普知道「台美可以一起賺世界的錢」 | 更多文章 )

趙成珉演說後接受《風傳媒》專訪,針對三大提問進行解析。提問一:「若朝鮮半島緊張情勢加劇,中國是否趁機入侵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