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22K 文章列表
#
22K
約 51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汽車
16000元進國庫!新交通規定今天啟用「違者秒收罰單」,可連續開罰很多駕駛不知道
隨著交通事故的頻發與道路安全問題的日益嚴峻,政府已開始推動多項新的交通管理措施,其中包括兩項4月1日起實施的關鍵交通管理措施,包括新北市新莊區與桃園市龜山區的科技執法系統,以及全國多條主要快速道路的大貨車限速調降新規。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4-01 10:24
風生活
汽車
4月新制懶人包》交通新制4/1上路「違者重罰24000元扣牌」,租屋補助加碼/敬老金/使用牌照稅開徵,10大新規一文看懂!
2025年4月即將迎來多項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新規,包含民生消費、醫療等,有「使用牌照稅開徵」、「台66線等7條快速公路調降大貨車的速限,違者重罰24000元」、「生生有鮮奶政策」、「台北醫院個別總額制」、「普拿疼等藥價調漲」、「志願役加給最多12000元」、「嘉義縣青年租屋補助加碼3600元」、「新竹縣65歲長輩1萬元敬老金登記」等等,以下文章整理,帶您一次掌握10大新規定!
風傳媒新聞焦點
2025-03-31 17:08
風生活
公共政策
汽車
4/1 交通新制上路,7 處路段大貨車速限降至每小時 80 公里
交通部自2024年開始調整台66線等7條快速公路大貨車速限,最高速限從現行每小時90公里降至80公里,而這項新制從今年4月1日將正式實施,屆時將視超速情況可處罰款3,500元至1.8萬元,如果超速60公里以上屬危險駕車,罰款更高達2.4萬元,並吊扣汽車牌照3個月。
小七車觀點
2025-03-31 10:55
風生活
汽車
開罰36000元!新交通法規4/1開跑「違者開罰扣牌」,許多車主還不曉得
台66線等7處快速道路的大貨車速限將調整,4月1日起,比照西濱快速公路,從時速90公里降至時速80公里。公路局去年底宣布,台66線等7處快速公路的速限將比照西濱快速公路,從時速90公里調降至時速80公里,今年1月1日起為宣導期,4月1日起正式實施。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3-28 11:15
風生活
汽車
36000元沒了!4/1新交通規定上路「違者秒被開罰扣牌」,多數駕駛還不知道
交通部公路局宣布,自台61線快速公路實施20噸以上大貨車降速措施後,事故率明顯下降。因此,將進一步推動台66線、台68線、台72線、台76線、台84線、台86線及台88線等7處快速道路的速限調降,從現行90公里/小時降至80公里/小時,4月1日正式上路。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3-20 10:31
風生活
理財
汽車
36000沒了!新交通規定4/1上路「違者立刻開罰扣牌」,很多車主還不知道
開高速公路注意!由於大貨車體積大、重量重,且經常載有大量貨物,因此當發生事故時,往往會造成較為嚴重的後果,為降低大貨車發生事故,公路局自4月1日起推動20噸以上大貨車調降最高速限至80公里/小時。
江庭榛
2025-02-24 09:17
風生活
美食
消費
得正、五桐號沒上榜!台灣最強飲料店冠軍出爐,內行讚「真材實料、平價品質穩」
台灣人愛喝手搖飲料,平均一年可以喝掉10萬杯,而有些老字號品牌是大家從小喝到大,依舊百喝不膩的,就有網友好奇,50嵐創立至今30年,仍屹立不搖的關鍵是什麼?內行人紛紛點出原因。而「LnData數據市集」先前也曾做過調查,利用發票數據整理出台灣最熱門飲料店排行,前三名依序為50嵐、清心福全以及麻古茶坊。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4-11-16 14:38
地方新聞
花蓮
花64線瑞港公路加強安全工程 花蓮縣全力推動提升道路品質
花蓮縣長徐榛蔚7日前往視察花64線(瑞港公路)2K+000至22K+500段的彎道改善與道路安全提升工程,並表示目前第二期工程進度已達21.26%,超前原計劃進度11.22%。該工程起點為瑞穗鄉瑞北村,終點至豐濱鄉大港口,是連接花蓮東西向的重要公路。待第二期工程於115年完工後,縣府將持續向中央爭取第三期經費,以改善當地部落居民的對外交通。
溫佳身
2024-10-09 19:32
風生活
理財
保險
60歲退休,勞工退休金要月領還是一次領?專家揭最佳請領方式,1招每年多領21萬
從現在開始,每年都有30萬人退休,平均勞退金1.8萬元來計算,每年政府要多支付54億元的月退金,這壓力有多大?
玩股網
2024-10-01 10:22
評論
政治
專欄
許詠翔觀點:孟子預言鄭文燦模式的失敗,但「仁義」對你我真的好嗎
前桃園市長鄭文燦遭收押後,媒體報導他在8年桃園市長任內建立的「燦系」已經樹倒猢猻散。從第一任的意外當選,到第二任成為民進黨抗「韓」英雄贏得壓倒性的勝利,根據許多政治觀察者的說法,鄭文燦能在桃園建立起自己的王國,植基於他與人為好,面對基層的需求往往「要五毛給一塊」。
許詠翔
2024-07-21 06:20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獄外之囚》資深刑警被迫中年去職、22K養家 她從14歲起看遍台灣司法「全家坐牢」悲歌
「止痛藥吃完了怎麼辦?有一天他很開心跟我說,那顆牙齒他一直舔舔舔、舔到牙齒掉了,這樣就不會痛了……聽到這些話我很心酸,為什麼不『回來』就好?如果他一開始就『進去』(服刑),一切早就結束了──但,這就是他堅持的地方。」
謝孟穎
2024-06-28 09:10
新聞
國內
財經
日圓變薄反有利經濟?專家指安倍當年「2大改變」很關鍵:日本正在復甦
日圓兌美元持續貶值,日前已逼近160關口水平。對於日圓走勢,元大金控副總經理吳杰表示,這需要回朔到2012年前,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帶來的2大改變;他指出,日圓貶值與通膨對日本經濟其實未必有害,適度通膨反而是扭轉日本低薪與高失業率的關鍵。
林湘淇
2024-06-27 08:40
新聞
政治
試用期法制化恐重返22K?藍委控政院高官認知作戰:公文跟施行細則都沒看
國民黨立委吳宗憲今(9)日上午偕同黨籍北市議員詹為元召開「抓到了!行政院認知作戰ing」記者會,控訴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洪宗楷、候任衛福部次長林靜儀等政院高層,就是近期許多「假訊息」的源頭,帶頭針對近期藍委牛煦庭提出的《勞基法》部分條文修正案進行認知作戰。吳宗憲砲轟,特定政黨正事不幹、心力不用在福國利民,整天只想攻擊對手、亂帶風向。
鍾秉哲
2024-05-09 10:53
風生活
兩岸
即時
新興產業?月入22K還包吃…他上班7.5小時「只需做1件事」 網狂喊:想去
中國浙江一名周姓男子在製門工廠擔任「試踹員」,主要任務是用腳狠踹工廠製造出來的新門,藉此檢測門的品質。周男表示,自己的一日工時為7.5個小時,月薪是人民幣5000元(約新台幣2.2萬元),公司還會提供免費午餐,讓不少網友表示工作內容太紓壓,直喊「想去!」
侯詠晴
2024-04-26 17:05
風生活
下班經濟學
理財
職場
不是1000萬!退休金要準備多少才夠?人力銀行調查結果曝,一般人不吃不喝36年才能達到
想存退休金,不少人會透過努力工作來達成。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薪資有成長的就業人員,平均每年成長1203元,然而約有1成3的民眾薪水不減反增,更有超出6成民眾對職涯方向感到迷茫。存退休金看似遙遙無期該怎麼辦?人力銀行發言人楊宗斌兩點建議。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4-04-02 11:20
風生活
下班經濟學
理財
想靠股市賺錢,又不想被割韭菜?掌握「三大原則」就能穩穩賺,讓勝率提高
我是經營YouTube頻道「草食系投資家LoKRe:」的LoK,頻道訂閱人數為11.4萬人(2022年2月現在),以前在某大學研究所專攻統計學(最近這門學問活用於處理大數據或推動人工智慧上,多半以「資料科學」的名稱稱之),畢業後在某間金融機構工作,雖說是金融機構,但我是在與股票投資關係不大的部門工作十六年,逐漸對一成不變、故步自封的企業風氣感到厭煩,於是就在2019年以專業投資客的身分獨立開業。
樂金文化
2024-03-23 10:30
風生活
下班經濟學
理財
想投資股票賺錢卻沒空盯盤?專家教你「2時機進場」,輕鬆打造穩定被動收入
接下來要介紹本書的主題,藉由每星期短期買賣一次,伺機月入10萬日圓收益的方法,它的名稱就是「埋伏定點投資」。
樂金文化
2024-03-22 10: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太陽花學運十週年2─「反服貿」到底反什麼?
服貿協議跟後來的貨貿協議其實都是根據ECFA第四條而規定出來的東 西。ECFA原來的名字叫做CEPA,中文叫做「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 關係的安排」,後來因為這種名稱實在是普遍犯了台灣的忌諱,才改成CECA、後來又改成ECFA。
蔡威逸
2024-03-21 05:3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太陽花學運十週年1)─對蔡英文的信任給的太早
2014年三月十八日,台灣政治史上最關鍵的社會運動爆發,因當時參與者人手一支向日葵,參與者多為學生,所以也稱為太陽花學運。
蔡威逸
2024-03-20 05:30
新聞
國際
政治
國內
歷史
《德國之聲》專訪林飛帆:「太陽花」徹底改變台灣的命運
2014年爆發的「太陽花學運」(又稱「318學運」),是台灣自1980年代以來規模最大的「公民不服從」運動,被認為影響近代台灣深遠,不只激發新世代本土意識與青年從政浪潮,甚至影響兩岸發展,並成為其後香港反修例運動的借鏡之一。
德國之聲
2024-03-13 11: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