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要介紹本書的主題,藉由每星期短期買賣一次,伺機月入10萬日圓收益的方法,它的名稱就是「埋伏定點投資」。
這個投資法是要專心埋伏,直到「買進」(或賣出)的鐵板訊號出現為止,無需一天到晚交易,只要狙擊有機會的局面就好,所以這一章就大膽冠上這個帶有草食系投資家LoK風格的標題。
埋伏定點投資基本上效法了葛蘭碧法則(Granville rules)這套知名的股票買賣訊號準繩,所以要先說明其定義。葛蘭碧法則是使用股價和中長期均線的投資法,內含八種買賣訊號,我個人不以股價判斷是否要交易,而是會觀察短期均線的5日線,以及中期的20日線或25日線的關係。接下來的正文說明是短期線和中期線的關係,敬請一讀。
葛蘭碧法則當中的買賣點就如圖所示,可以分為「趨勢轉換」、「趨勢再次加速」(=低點或反彈)及「對於趨勢過熱的逆勢操作」這三種。而且,其中也暗示股價和短期線會在上下波動的同時,反覆從上升趨勢轉換到下降趨勢,或者從下降趨勢轉換到上升趨勢。換句話說,葛蘭碧法則會展現出,「行情的潮流當中,配合趨勢狀況的買賣點不只一個」。
然而,就算實際上完全使用這個法則買賣,也不會輕易獲勝,有時實際的情況不會依照訊號變化,難以判斷。比如圖中買進的法則1,雖然是從下降趨勢往上升趨勢轉換的局面,不過有時趨勢會如圖中的1一樣漂亮轉換,有時也常會看似要轉換,結果股價或短期線又鑽進中期線下方,加速下跌。就連相當於逢底買進和反彈賣出的法則2和3也一樣,即使趨勢持續相當長的時間,也經常會發生落空的案例。
最用不著的是法則4,趨勢過熱時的逆勢操作訊號。強勁趨勢持續的時候,原以為漲得太多而賣空,結果往往是再往上漲。雖然人們常說「掉下來的刀子不要接」,但在下跌的時候也一樣,原以為暴跌的態勢衰退,「跌這麼多不尋常」而買進,結果再往下跌的情況也經常發生。從「緩慢漸進上漲,噗咚一聲下跌」的價格變化特徵來看,「跌太多就買」實在很可怕,最好是絕對不要做。換句話說,葛蘭碧法則當中的「1趨勢轉換」、「4針對趨勢過熱逆勢操作」、「趨勢持續相當長之後的2或3」非常難以操作。
困難的部分無須硬著頭皮挑戰,只需看準簡單的部分就好,這就是「埋伏定點投資法」。
葛蘭碧法則的兩個買點
•中期線朝上之後,短期線才開始進入一時下跌,又再度上升的局面
•雖然在中期線朝下之後,短期線才開始反轉上升,但後來又進入再度加速下跌的局面
原本葛蘭碧法則所使用的中長期線為200日線,但在200日線中,買進和賣出法則1到4的一個循環,要花幾年的歲月才會結束。坦白說實在「等不了那麼久」,因此,埋伏定點投資法會以短期的5日線,以及中期的20日線或25日線,判斷低點或反彈。
價格波動會不斷重複
線圖是「碎形」(fractal,類似套匣工藝品的結構)。碎形指的是整體和細部都由同樣的形狀組成,比如大的正三角形當中填入小的正三角形。同樣的,200日線也好,時間軸較小的20日線或25日線也好,更小的一小時均線或5分鐘均線也好,價格都會以類似的波動或形狀變化,原因在於無論哪個時間軸,價格的形成終究還是依照買家和賣家的交流(供需)。
比如上圖是瑪魯哈日魯(Maruha Nichiro,1333)2016年3月到2017年9月的價格變化。圖中去掉K線,只標出5日線和25日線,左邊以四方形A框起來的波動,正好符合葛蘭碧法則從上升到下降的整套價格變化,中央的四方形B當中,則完整重現葛蘭碧買賣的八大法則。A波動和B波動的上升趨勢都很強烈,下跌局面弱,就如葛蘭碧法則圖表展示的模式範例一樣,沒有跌到再次上升開始的位置,就直接進入下一個上升階段。仔細一看會發現,四方形B的上升過程當中,光是擷取葛蘭碧法則上升局面的動向就出現三次,價格變化的韻律也極為相似。
鎖定兩個時機,就能穩穩賺
那麼,假如要說在容易形成碎形結構的線圖波動當中,最容易發生什麼樣的局面,答案就是趨勢轉換後的首次低點或反彈。
假如沒有趁著勢頭和新鮮度產生首次低點或反彈,接下來的事情就不會發生。「擷取」和盯緊首次低點或反彈,就是埋伏定點投資法的觀念(如上圖)。換句話說:
•當中期線轉為朝上,而短期線首次(或是容許到第二次)下跌,接近中期線之後,要是再次上漲就伺機買進
•當中期線轉為朝下,短期線首次(或是容許到第二次)上升,接近中期線之後,要是再次下跌就伺機賣出
重點就只有這樣,至於※記號的注意事項,則是因為若趨勢持續的時間一長,之後就難以看出趨勢會持續還是轉換。
那該怎麼出場呢?無論是賺錢或虧損的情況,都可以依照以下條件來設定。
•平倉的條件是進場之後,經過5∼7個交易日時,或是K線的收盤價往反方向突破短期線(5日線)時。
埋伏定點投資的典型範例
上圖是第二章看過的日本郵船(9101),從2017年5月到2018年1月的日線圖,當中標示了5日線、25日線、75日線及成交量。日本郵船從圖面左邊的下降趨勢過渡到持平局面後,就進入圖面中央附近的上升趨勢。
但在這個狀況當中,25日線也才剛朝上,趨勢還沒冒出來。這樣的情形之下,股價可能會持平,或是5日線會暫時跌破25日線,不過到了D點(財報公布後)則再次超越25日線,開始上漲,「假如持續上升,就表示趨勢還有活力!」既然是這樣的狀況,所以就決定買進。想要判斷是否該在第二次的低點買進,就要留意「25日線是否保持向上」,股價在那之後也順勢上漲,再在第六個交易日出現的大陰線E獲利了結。
某種意義上來說,或許從財報公布的飆漲(從D到E),才稱得上是正式的牛市早期階段。只要看看從D到E這段期間的成交量,就可以感受到連日的大盛況,買勢強勁,至於在那之後怎麼樣了,答案就是在暫時跌到25日線之後,再次上漲。然而這波上漲夾雜陽線和陰線,相當疲弱,要是我就不理會。
「涉及趨勢轉換的第一波上漲(圖中的A處),還不知道是不是真正的趨勢轉換,所以就沒有理會。要鎖定上升趨勢明確的首次低點(B),以及上升的勁道還很新鮮的二次低點(D)」。另外,本書當中並不是將低點與原意的下跌畫上等號,而是把上升趨勢轉換後,達到第一個低點之後上漲的買點當成「首次低點」,第二次低點之後的上漲則以「二次低點」表示。賣空之際的「首次反彈」和「二次反彈」也是同理,這種「保證進帳的次數計算法」比較容易漲。
作者介紹|草食系投資家LoK
草食系個人投資家,金融機構出身線圖高手,日本技術分析師協會認證技術分析師。研究所(專攻統計學)畢業後,就在金融機構工作。由於對作風守舊的金融業界感到厭煩,2019年時以專業投資客身分獨立開業。
從活力門事件和雷曼兄弟事件大暴跌中大受打擊的經驗,醒悟到以「與其大勝不如迴避大敗」為概念的「草食系投資」,而非肉食系的高風險高報酬投資。
他在技術分析上活用統計學的知識,針對「投資方法是否賺得到錢」進行「魔鬼查證」,並自封為「線圖高手」。目標是藉由「埋伏定點投資」專挑期望值高時交易,做一個副業月入數十萬日圓的狙擊手。精準「射中」的瞬間會覺得「自己有點肉食」。
為了推廣草食系投資,開設投資類YouTube頻道「草食系投資家LoK Re:」,獲得許多投資客的共鳴,2023年10月的訂閱人數為15.3萬人。此外也以理財規畫顧問的身分,經營個人金融諮詢和投資講座,目前除了股票投資,也進行外匯保證金交易和不動產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