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2018國防戰略報告 文章列表
#
2018國防戰略報告
約 2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國內
軍事
《日經》大哉問:台灣是美國「攸關存亡」的核心利益嗎?關於新版五角大廈戰略,你該知道的五件事
美國國防部已著手制定2025年版《國防戰略報告》(NDS),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Hegseth)形容這是「確保五角大廈符合川普總統優先事項的最重要文件」,美國在協防台灣的議題上將如何調整、又會如何定位台灣在美國全球戰略中的角色,引發外界重視。
國際中心
2025-05-13 15:37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VIP
大國博弈
國內
憂中國核彈頭5年後破千枚!美國2025國防戰略主打決戰中國,台灣安全成疑問句
在中國核武擴張速度超出預期之際,美國正重新調整其國防優先順序。「日經亞洲」(NikkeiAsia)報導指出,中國已擁有逾600枚可部署核彈頭,遠高於美方先前估計的200枚,預測至2030年將超過1000枚。在此背景下,美國國防部政策次長柯伯吉主導的《2025年國防戰略報告》(NDS),被視為美方對中戰略將進入「單線主戰」階段的重要信號。
王秋燕
2025-05-13 10:07
新聞
國際
軍事
台灣軍費漲定了?美防長被提名人捲入性侵指控,傳川普考慮換柯伯吉上陣
獲提名出任美國國防部長的赫格塞斯因爲性醜聞纏身,目前傳出川普正在考慮其他人選。《華爾街日報》先點名佛州州長迪尚特可能接手,曾主張台灣國防預算應上調至GDP5%、甚至10%的前五角大廈官員柯伯吉,也被認為是川普考慮的口袋名單。
國際中心
2024-12-05 10:39
風影音
國際
兩岸
李強宣稱「中美可以合作,也應該合作」 美國專家:不切實際,拜登不用搭理
中國新總理李強3月13日在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說,「中美可以合作,也應該合作」。但是在美國,要求拜登政府重新審視或者放棄與中國合作的呼聲越來越高。他們說,鑑於中國對與美國合作並沒有真正興趣,甚至有利用合作要求美國在台灣等問題上讓步的跡象,美國應該放棄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
美國之音
2023-03-15 04:00
VIP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大國博弈
李忠謙專欄:美國能贏得下一場世界大戰嗎?
習近平日前在北京的二十大宣稱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普京在莫斯科智庫則強調要追求「真正民主的多極世界、不會將單一真理強加給任何人」。單看這些漂亮說詞,任誰都會覺得大同世界已經在望,美俄中等強權將可攜手合作、和平發展。但只要回頭看看烏克蘭已綿延8個月的戰火,還有8月時共軍的圍台軍演與習近平「絕不放棄武力手段」的威脅,「重塑國際秩序」的野望其實才是習近平與普京的真正潛台詞。
李忠謙
2022-10-31 14:10
國際
軍事
五角大廈公佈新版國防戰略報告:俄羅斯是迫切威脅,但中國是「最重大的長期安全挑戰」
根據美國國防部新公佈的國防戰略,雖然俄羅斯發動了在烏克蘭的戰爭,但是中國仍然是美國最大的安全挑戰,來自北京的威脅將決定美國軍隊將如何添置裝備及規劃未來。
美國之音
2022-10-28 18:30
VIP
國際
軍事
新新聞
「中國對付美國的戰略是圍棋思維!」美國智庫敦促五角大廈:全力應對中俄「新型競爭」,在灰色地帶更要「轉守為攻」
美國政府的《國防戰略報告》是由國防部長辦公室撰寫、並由防長親自簽署的一份官方公開文件。一般來說五角大廈每4年就會撰寫一份《國防戰略報告》,作為國防部的戰略總體指導。上一份《國防戰略報告》是在川普執政時的2018年公布,當時五角大廈認識到這些年的反恐與反暴動任務已經不符時代需求,美軍更該注意中國與俄羅斯這兩個戰略競爭者的崛起。
李忠謙
2022-01-09 05:46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從歐巴馬、川普到拜登,美國「印太戰略」十年三整旗鼓,亟待充實強化、投入大量資源
十年前的這個星期,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啟程對亞洲進行了一次長達十天的歷史性訪問,所到之處高調宣布美國將轉向亞洲(重返亞洲),開啟了美國自冷戰以來意義最為深遠的一次國家安全戰略轉向。但是觀察人士指出,自那時以來的美國的三屆政府的言辭宣示和行動之間常常存在明顯的差距,美國外交政策的幾乎每一個要素——從外交到軍事、貿易和投資——的實施都與10年前的願望相去甚遠,這些政策並沒有遏制住中國的擴張,經濟上中國越來越佔據主導地位,甚至地區軍力平衡也正在向中國一方傾斜。
美國之音
2021-11-16 21: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北京宣布制裁美國前朝官員,意圖切割川普與拜登 VOA:仍難撼動美國對華政策
1月20日,拜登接任川普,宣誓成為美國第46任總統。與此同時,中國外交部迅速宣布,制裁包括前國務卿龐畢歐在內的28名川普政府官員,禁止他們和家屬入境中國以及與中國生意往來。有分析稱,北京此舉意在切割美國前政府和新政府,期待拜登政府讓中國政府得以從美中關係的困境中復甦;不過,美國目前的對華立場並非川普和部分幕僚「臆想」的結果。
美國之音
2021-01-21 17:20
新聞
國際
軍事
集中心力對付中、俄?《華爾街日報》獨家揭露:美國防部降低8國駐外武官軍階
《華爾街日報》獨家披露,今年8月美國國防部長下令將重要盟國的駐外武官「降級」,將這些武官的軍階從少將、中將降為上校,又直接召回西非數國的駐外武官。五角大廈的理由是「戰略轉向」專心對付中國與俄國,但外界擔憂此舉將破壞美國與盟國關係,更有可能讓中俄趁虛而入。
王穎芝
2020-11-02 20:10
新聞
國際
台美關係邁向正常化?紐時:美國官員盼與台灣變成「國與國關係」,只差還沒承認主權
隨著台美升級為「全球合作夥伴」,官方對談與合作的機會也逐漸增加,川普政府更意圖拉近與台灣的關係,我國政府近期與美洽談新軍購案,採購岸防巡航飛彈系統與智慧型水雷,美國衛生部長艾薩訪台,台美雙邊貿易協定也可能有新進展。
劉俞妗
2020-08-19 08:40
風影音
國際
兩岸
軍事
歷史
軍備競賽恐加劇》美國堅持核武軍控條約納入中國 反而促使中國、俄羅斯軍事結盟
美國與俄羅斯2010年簽署《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約束雙方的核武能力,並於隔年生效,將在2021年2月到期,而要延長條約效期,必須經由美俄雙方協商,但美國總統川普堅持要納入中國,《日經亞洲評論》21日則指出,美國2019年退出《中程飛彈條約》,就是為了要在亞洲部署中程飛彈,反制中國軍事擴張,此舉恐怕適得其反,促使中國與俄羅斯結盟。
簡恒宇
2020-04-21 21:30
新聞
國際
軍事
不建議買F-35戰機!美國前副助理防長柯伯吉:台灣決心強化自我防禦能力,美國才認為值得協防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希望在2035年以前,完成解放軍現代化的「強軍夢」,而隨著中國軍事擴張,台灣也面臨更大的威脅,對此美國國防部前副助理部長柯伯吉4日與媒體會談時直言,美國認知到亞洲是重要區域,「我認為台灣是重要議題」,強調台灣必須嚴肅看待提升自我防禦能力,才能說服美國協防,並稱若台灣面臨零邦交局面,中國會謹慎應對。
簡恒宇
2019-10-04 19:04
新聞
國際
軍事
鎖定中國》美國五角大廈大改組 設立主管中國事務的國防部副助理部長
2018年1月,美國國防部發布《國防戰略報告》,直指中國及俄羅斯崛起,是美國繁榮與和平的「核心挑戰」,對此五角大廈6月設立全新職務:主管中國事務的副助理部長,該職由文官出任,將是國防部長的中國策略核心顧問,而首任者為前陸戰軍隊中國研究組主任斯布拉吉亞。不過有專家認為,該職務僅關注中國,沒有涉及其他區域國家和盟邦,可能讓中美軍事缺乏真實互動合作。
簡恒宇
2019-10-02 18:13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歷史
G2互動70年》從封鎖到接觸、從天安門到911:陷入貿易大戰的中美關係,還回得去嗎?
1949年,中國共產黨上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發生劇烈變化的不僅僅是中國國內的局勢,還有中美關係。曾經在二戰中與蔣介石領導的中華民國結盟的美國,在中共建政後的三十年間,拒絕承認共產黨政府,繼續與中華民國政府保持外交關係,並承認中華民國是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除此之外,美國還在軍事、外交和經濟領域對中共領導下的中國實施封鎖和孤立。
美國之音
2019-10-01 10:0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歷史
全球地緣政治里程碑》從設立大使館、天安門事件到中美貿易戰 美中關係40年回顧與展望
40年前的3月1日,美國駐中國大使館正式開館。華盛頓已和北京在當年的1月1日正式建交,同時終止了與中華民國台北的外交關係。
美國之音
2019-03-03 12:53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川普政府「非常擔心」中國飛彈威脅,五角大廈官員:美軍正加強區域防禦,也會使用核威懾力量
美國國防部一名高級官員星期二(1月29日)說,川普政府對中國日漸增加的飛彈威脅非常擔憂,特別是中國的超高音速技術。這位官員還強調,為了應對安全環境的變化,美國已經在著手加強區域防禦。
美國之音
2019-01-30 16: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2018中國軍力報告》中國有「7種情勢、4種方式」可能武力犯台 美國及盟邦成解放軍轟炸機訓練目標
美國國防部16日公布《2018年中國軍力報告》,指出中國近年來擴展轟炸機巡航能力,很可能將美國與其盟國作為攻擊目標,解放軍也持續加強攻擊台灣的能力,意圖阻止第三國干預中國攻打台灣。該報告列出「中國可能對台灣動武的7種情勢」,不過也明確指出,美國維持遵守《中美三公報》與《台灣關係法》的「一個中國」政策,反對兩岸任一方改變現狀,不支持台灣獨立。
蔡亦寧
2018-08-17 17:33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劉性仁觀點:蔡政府應正視大陸軍演所釋放訊息
日前大陸當局公告稱將在台灣海峽水域進行實彈射擊軍事演習。雖然此次軍事演習為例行公事,但大陸當局此時舉行軍演,當然引發外界關注。不只是單純的展示軍威、振奮軍民心、同時也向全世界表明,大陸軍隊在捍衛南海和台海等地區的國家核心利益問題上立場是堅定的、行動是果斷的。更是對美方和台灣當局傳達某種訊息,一方面展現反台獨及維護主權完整的決心,一方面駁斥台獨份子聲稱大陸「不敢也不會」犯台的戲謔,也考驗美國是否不惜一切代價防衛台灣的決心。
劉性仁
2018-04-16 06:50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多維觀點:《台灣旅行法》是勝利也是陷阱
美國眾議院通過了《台灣旅行法》,不僅台美雙方喜聞樂見,更標誌著台灣在美國國會政治運作的一大勝利。然而這樣的勝利是否代表台灣將會更安全?若法案正式施行後,美方對台政府高層提出了邀約,是否對台海情勢帶來威脅?台灣有沒有拒絕美方約訪的正當性?甚至法案是否成為引誘台灣跨過兩岸局勢紅線,觸發武統的陷阱?將是台灣在享受美國國會勝利果實之際,必須主動思考的難題。
萬敏婉
2018-02-14 06:3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