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1968學運 文章列表
#
1968學運
約 1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專欄
張智琦觀點:這本150萬字巨著,寫出日本青年曾經的激烈鬥爭與迷惘臉龐
《1968:日本現代史的轉捩點,席捲日本的革命浪潮》,這本從春天校稿到冬天的書,終於要出版了。
張智琦
2024-12-20 05:50
VIP
評論
國際
歷史
大國博弈
李忠謙專欄:拜登的大國博弈,意外召喚出1968的幽靈
美國總統拜登24日在白宮簽署總金額高達950億美元(堪比我國中央政府年度總預算)的軍援烏克蘭、以色列與印太(當然包括台灣)法案,這項動作被認為能夠拯救烏克蘭於水火,抵抗俄軍侵略的哲連斯基政府終於等到最重要的外援。但是堅持美利堅在國際上應當與盟友攜手對抗強敵的拜登,並未迎來國內的掌聲以對,反倒是美國警察先後進入哥大、耶魯、紐大等常春藤名校抓人,企圖壓制來自校園的反戰聲浪。
李忠謙
2024-04-30 06:10
評論
國際
兩岸
歷史
專欄
彭明輝專文:文革,有什麼好懷念的?
二戰期間被納粹殘殺的猶太人約400萬到700萬人,史達林集中營(古拉格)迫害過的人可能有2000萬人左右,死亡人數約150萬到170萬人。但是蘇揚教授估計,文革期間慘死的人有150萬到300萬人,被迫害的人至少3600萬人;而《紐約時報》(TheNewYorkTimes)引述的最新研究說死亡人數50萬到800萬人,被迫害者數千萬人。
彭明輝
2021-07-04 06:20
新聞
國際
歷史
回顧2018》朝鮮半島邁向和平、美中掀起貿易戰、一戰終戰百年……細數今年世界十大事件
2018年即將步入尾聲,今年朝鮮半島轉危為安,世界兩大強權美國與中國,則因為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向中國貨品課徵關稅,展開波及全球市場的貿易戰。此外,今年也是一戰結束100週年、以色列建國70週年、法國1968學運50週年的日子,在這些歷史紀念日中,又有哪些重大事件發生?《風傳媒》依時序為您回顧國際間發生的10大事件。
蔡亦寧
2018-12-30 11:39
新聞
國際
歷史
「用抽籤決定誰唸大學」你能接受嗎?馬克宏試圖改革陋習,引發法國大學校園抗議
在法國,政治就像一個舞台。1968年5月,這個舞台上演了一場全國性的學生運動,抗議時任總統戴高樂的「高壓統治」,遊行浪潮蔓延全國,戴高樂甚至一度要逃到法軍駐德國的一個基地。五十年後的今天,法國的校園再次聚集了學生示威者,但今天示威背後的舞台似乎跟1968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波有點不同。
BBC News 中文
2018-05-01 11:25
新聞
國內
思沙龍》日本青年從激進份子變沉迷AKB48的草食男 劉燕子:日本孩子是「和平癡呆症」
近來社群網站上盛傳「佛系XX」貼圖,而論起年輕世代「佛系」、「草食」消極的處世態度,日本恐怕是全球數一數二盛行的國家,然而,在1960到70年代拿著棍棒,甚至軍火與警方對抗的學運之後,當前的日本青年為何會走上草食之路?今日在思沙龍講座上,神戶大學講師劉燕子便細細解析,從激烈鬥爭的左翼學運份子,到沉迷AKB48等少女團體的草食男,兩代日本青年之間的變化緣由。
吳尚軒
2018-04-28 22:48
新聞
國內
歷史
思沙龍》1968年日本學運「決一死戰」 嚮往文革「造反有理」精神
談起各國學運,日本1960年代的鬥爭行動激烈程度可說是數一數二,如1968年東大學生佔領安田講堂,當800多名機動隊出動驅離時,學生竟是抱著要「玉碎」決一死戰的精神,而綜觀歷史,日本學運不單單是對本國教育、政治體制的反抗,在特殊的國際關係下,更是對美國戰後駐軍的反斥,以及對於中國文革「造反有理」的嚮往。
吳尚軒
2018-04-28 22:25
新聞
國際
是全球民主的堅定捍衛者,也是積極攬權的「自由派強人」──法國總統馬克宏
法國總統馬克宏23日將造訪白宮,成為美國總統川普去年1月上任以來,首位以「國是訪問」層級接待的外國元首,可見他與川普的好交情。馬克宏在國際社會有著良好的形象,常被視為西方民主價值的捍衛者,有如「法國歐巴馬」。然而在法國國內,馬克宏卻被批評為試圖集中權力,流露強人傾向,也因此招致不滿,有如一位「自由派強人」(liberalstrongman)。
蔡亦寧
2018-04-23 12:10
新聞
國際
國內
思沙龍》1968的思想與行動探索 剖析日本學運青年思想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邀請日本作家劉燕子,以「日本:1968的思想與行動探索」為題,剖析日本學運知識青年的思想與行動的軌跡,時間為28日下午2點,在華山文創園區中3館2樓拱廳,主辦單位歡迎各界蒞臨。
黃宇綸
2018-04-21 13:4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文化
風傳媒專訪》「談烏托邦,不如保護尊嚴」潘鳴嘯見證中國「失落的一代」幻想破滅
如果你突然被政府要求「下鄉」,被迫待在農村好幾年不能回家,你會怎麼做?1968年至1980年間,一場規模宏大,由毛澤東號召的「上山下鄉運動」,中國共計1700多萬城鎮裡的「知識青年」被送至農村,一代知識分子命運驟變,成為「失落的一代」。22歲就負笈香港的法國巴黎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教授潘鳴嘯,偶然認識年紀相仿的中國知青,對知青第一手觀察的寶貴經歷,成為他研究中國當代史的契機。
李忠謙
2018-04-17 09:40
新聞
國際
兩岸
藝文
歷史
文化
風傳媒專訪》曾因蔣介石政府「太右派、太不民主」不願來台 法國漢學家潘鳴嘯比中國人還懂知青
50年前,一個參與1968年學運的法國19歲年輕人,學潮結束後開始學習中文,甚至遠渡重洋,來到香港,只為了解中國。50年後,當年的年輕人已成為中國當代史研究的翹楚:法國漢學家潘鳴嘯。潘鳴嘯4月來到台灣,不僅接受風傳媒專訪,暢談他半世紀來接觸中國文化的學思經歷、對中國深刻的觀察,也參加龍應台文化基金會的「思沙龍」,講述親身參與1968年學運的所見所聞。
李忠謙
2018-04-16 15:30
新聞
國際
歷史
文化
風傳媒專訪》法蘭西全境陷入癱瘓、戴高樂差點被逼下台:半世紀前的巴黎學運分子談1968
「這是西方社會第一次出現真正的『青年世代』,巴黎第一次有百萬人在街頭抗爭,也是法國第一次有千萬人發動罷工。」
李忠謙
2018-04-15 22:41
新聞
國際
歷史
思沙龍》「我們在占領行政樓」學生遭逮捕、丟石頭抗警察 巴黎社科院教授直擊1968「五月風暴」現場
1968年在世界上是變動的一年,全球總共爆發30多個大規模社會運動,而法國在教育改革的呼聲、以及青年對「畢業即失業」的焦慮下,出現了以南泰爾大學(NanterreUniversity,現巴黎第十大學)為起點,最終號召百萬人罷工大遊行,強力衝擊時任總統戴高樂政權的「五月風暴」。
吳尚軒
2018-04-15 22:05
新聞
國際
政治
思沙龍》1968法國五月學運為何不會變文革?巴黎社科院教授:自發性與「奉旨造反」不同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主辦的思沙龍,今(15)日以法國1968年的左派運動「五月風暴」學運為主題,邀請當年曾親身參與學運的巴黎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教授潘鳴嘯主講。會後聽眾詢問,是否能以法國的罷工傳統給予台灣的民主化建議?潘鳴嘯認為,需要有罷工的權力,但也可以有一些法律上的限制,如當年能有百萬人在巴黎大遊行,就是當時鐵路工人免費工作,讓大家可以搭車去遊行,他認為大家可以有自發的行動,但法律還是要保障能提供一些基本服務。
吳尚軒
2018-04-15 21:43
新聞
國際
政治
思沙龍》美國「狂飆」年代50週年 王健壯喻:宛如史詩般的交響樂
美國1960年代被喻為「狂飆」的年代,時至今日已50個年頭,回顧當時民權、學生、反戰三大運動匯流,世新大學客座教授王健壯今(10)形容「宛如史詩般的交響樂」,其中68年可謂最激昂、動人的樂章,當年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MartinLutherKing)遇刺、芝加哥反越戰示威被暴力鎮壓、美國總統詹森(LyndonBainesJohnson)放棄連任、共和黨的尼克森(RichardMilhousNixon)當選總統,換言之,「1968年,是悲劇、憤怒、狂飆、動亂的一年。」
周思宇
2018-03-10 21:11
新聞
國內
「反戰、黑人民權、工運、學運風起雲湧」思沙龍春季沙龍 回顧關鍵的1968年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在今年3到4月將推出「關鍵的一年:1968」春季沙龍,探討這個20世紀非常關鍵的年份,1968年美國反戰及民權運動到達高點、巴黎五月風暴結合學生及工人運動、東京發生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學運。這些事件對世界局勢造成了重大改變,今年正值1968的50週年,正是回顧當年的絕佳時刻。
謝珮琪
2018-02-22 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