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 文章列表
#
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
約 6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國際
即時
他們比宏都拉斯聰明多了!新政府喊「與中國復交」:但不放棄跟台灣經貿
立陶宛10月27日結束國會大選,新政府對中國、台灣關係成為焦點。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Nauseda)表示支持立陶宛與中國恢復外交關係,但強調這不代表立陶宛須放棄對台灣經貿關係。
中央社
2024-11-06 14:35
新聞
政治
台灣代表處更名危機?立陶宛準總理曾喊「外交錯誤」 林佳龍:盡力溝通
立陶宛準總理帕魯克斯日前提及,立陶宛開設台灣代表處是「外交錯誤」,引發更名疑慮。外交部長林佳龍今天表示,會盡一切的努力去溝通,希望能夠維持當時兩國都同意的名稱。
中央社
2024-11-06 03:00
新聞
國際
立陶宛總統大選,諾賽達贏得連任:中俄是敵人,美國是盟友?
「高大英俊」——2019年,當諾賽達(GitanasNausėda,又譯瑙塞達)首次贏得立陶宛總統選舉時,他的這張照片在社交網絡上的流傳,人們會這樣形容他。對於這位來自海港城市克萊佩達(Klaipeda)的人來說,這是一種含義不明確的讚美。當時,在許多公民看來,長期擔任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的他外表雖令人印象深刻,在政治領域,卻並非是一位突出的人物。
德國之聲
2024-05-29 10: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立陶宛總統大選將登場》修改台灣駐處名稱修復與中國關係?我外交部:館名經審慎協商決定
立陶宛總統大選進入倒數階段,據民調顯示,現任總統諾賽達、右派律師維格列、現任總理希莫尼特支持度位居前3名,而《波羅的海通訊社》7日刊出訪問內容,其中諾賽達和維格列均認為應調整我國駐處名稱,對此我國外交部8日強調,現行名稱是雙方政府共識,經審慎協商後所決定。
簡恒宇
2024-05-08 14:30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搶台灣邦交國讓中國外館數維持第一 地緣政治競爭使這地區駐處數攀升
中國的駐外館處數量2019年首度超越美國,而25日發布的《2024年全球外交指數》報告指出,中國仍以274個駐外館處居冠,美國以271個居次,而中國駐外館處增加的部份原因則搶到台灣邦交國。《南華早報》27日引述學者說法稱,駐外館處數量沒必要解讀為有較好關係或較具有效影響力。
簡恒宇
2024-02-28 10:00
新聞
政治
立陶宛國會友台小組主席馬瑪竇率團訪台 將晉見蔡英文、賴清德
立陶宛國會友台小組主席馬瑪竇(MatasMaldeikis)應政府邀請,於21日至26日率朝野議員共11人訪台,成員包括米塔拉斯(VytautasMitalas)、莫谷娜(RadvilėMorkūnaitė-Mikulėnienė)及薩巴塔斯(JuliusSabatauskas)3位副議長等重量級議員,展現立國國會跨黨派友我情誼,外交部對該團來訪表達誠摯歡迎。
黃信維
2024-01-21 09:21
新聞
國際
兩岸
BBC盤點中國外交:北京如何將邦交關係分為三六九等?
2023年,中國全面放開新冠病毒病(COVID-19)疫情管控之後第一個恢復正常之年,這其中就包括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實體外交會見活動。這些會見當中,其中一個常見詞語是「伙伴關係」。
BBC News 中文
2023-11-28 12:03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專家解讀跨大西洋14國調查:對台派軍支持低,普遍認為中國仍在崛起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在今年9月公布了其年度跨大西洋趨勢調查,以評估公眾對一系列對跨大西洋利益至關重要的問題的態度,其中包括對中國的看法。受訪者來自14個國家,包括英國、美國、法國、德國、瑞典、義大利、波蘭、土耳其、加拿大、西班牙、荷蘭、葡萄牙、立陶宛和羅馬尼亞。
蔡娪嫣
2023-11-21 22:30
新聞
國際
兩岸
波羅的海外交戰》正與中國談判恢復關係 立陶宛外長這原因未見吳釗燮
由於愛沙尼亞表明接受我國開設代表處,我國外交部長吳釗燮出訪波羅的海3國,該區域成為兩岸外交角力焦點。不過立陶宛外長蘭茲貝吉斯未與到訪的吳釗燮會面,對此蘭茲貝吉斯回道,因為不是邦交國來賓,且立陶宛沒要與台灣建交,並坦言正在和中國協商恢復大使級關係。
簡恒宇
2023-11-14 15: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台灣要設館》愛沙尼亞外長重申接受立場 中國最在意這件事
對於愛沙尼亞接受台灣開設代表處,中國已暗示若成真,將會使雙邊關係降級,不過歐洲新聞台10日引據愛沙尼亞外交部長薩克諾的聲明強調,接受台灣設館與「一個中國」政策並不衝突。另外,愛沙尼亞外交部亞太司長卡雷索恩先前提到,立陶宛的案例顯示中國很在意台灣代表處的名字。
簡恒宇
2023-11-11 09:00
新聞
國際
國內
BBC:憂慮而孤獨的台灣,正在尋找新盟友
在今年台灣「雙十」國慶慶祝活動中,「民主」一詞出現的次數遠超過以往任何一年。
BBC News 中文
2023-10-17 11:15
新聞
國際
兩岸
歐洲小國挺身對抗中國 立陶宛議員:不服從北京,結果是我們贏了
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一年多前因拒絕在台灣問題上按照北京的指揮棒起舞而受到中國前所未有的打壓,包括經濟報復和外交關係降級。不過,立陶宛的一位國會議員說,立陶宛不僅頂住了壓力,而且還贏得了這場較量,並為其他國家如何與中國打交道提供了一種範式。
美國之音
2023-08-06 17:10
新聞
國際
兩岸
「專制統治絕非我們想生活的世界」台灣駐立陶宛代表:要用實力應對獨裁脅迫
台灣駐立陶宛代表處代表黃鈞耀本週接受日經亞洲(NikkeiAsia)專訪表示,目前全球處於民主與專制之間的對抗,台灣就在最前線,面對獨裁政權的脅迫,需要用實力來應對。
中央社
2023-07-15 09:00
新聞
國際
小國立陶宛不懼強權、挺身而出!北約峰會主辦國力挺烏克蘭和台灣
今年北約領導人峰會的主辦國立陶宛,對獨裁強權的警惕與強硬態度,與許多西方國家不同。烏克蘭戰爭爆發後,立陶宛積極提供軍事援助、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立陶宛也尤其關注中國對印太地區的威脅,選在峰會召開之前公布新的印太戰略,以強硬措詞抨擊中國,明確為中國在烏克蘭戰和台灣問題上劃出「紅線」。
蔡娪嫣
2023-07-11 21:10
國際
兩岸
軍事
「根本沒看到中國譴責戰爭!」立陶宛總統:我很難相信中國是可信的調解人
立陶宛總統諾賽達在接受DW的獨家採訪時,對中國作為烏克蘭問題調解人的可信度表示懷疑。而自從立陶宛允許台灣開設事實上的大使館以來,中國和立陶宛的關係一直很緊張。
德國之聲
2023-04-28 18:06
新聞
國際
兩岸
拉美邦交國一直減少該怎辦? 專家建議台灣採取這樣的新作法
「台灣正在拉丁美洲打一場會輸的外交戰」,關注拉美及加勒比海地區的政治分析師伯斯沃思直言,若失去宏都拉斯,台灣還要面對巴拉圭、瓜地馬拉可能外交轉向的挑戰,而要在拉美地區發揮極大影響力,台灣必須要有區域戰略,不是只想留住幾個最終仍會外交轉向的邦交國。
簡恒宇
2023-03-22 03:3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VIP
經濟
大國博弈
西方國家未來對中態度存在分歧!歐盟注重經濟合作,內部立場不一 美國態度強硬
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日前在北京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這次訪問的關注焦點在西方對中國日益強硬的地緣政治立場抱持的態度。澳洲非營利媒體《對話》指出,這可能凸顯了西方國家對於與中國往來的態度存在深刻分歧。
廖綉玉
2022-12-06 17:0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台灣與立陶宛的派對已經結束
歐洲「凜冬將至」,所有歐洲人都在痛苦地為「俄烏衝突」買單,通膨與能源價格飆升,百姓苦不堪言,繼捷克人民蜂擁上街示威抗議之後,奧地利人民也不忍了,數萬人在維也納街頭高喊「要吃飯,要取暖,要生存!」。9月,台灣仍燠熱不已,維也納的人群已穿上羽絨衣在廣場表達憤怒,可見歐洲形勢的嚴峻。
雁默
2022-09-21 14:00
新聞
政治
美提「防止台灣遭侵略」議員訪台 蔡英文明接見
美國聯邦參議員史考特(RickScott,R-FL)於7日下午抵達台灣,展開至9日為期3天的訪問行程。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表示,總統府除表達誠摯歡迎之意,總統蔡英文也將在8日上午於總統府接見訪問團。
楊舒媚
2022-07-08 01:04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外交部證實:立陶宛準備好設立駐台灣經貿辦事處,已正式提出申請!
立陶宛經濟部長阿爾莫奈特接受中央社專訪透露,立陶宛已準備好在台設立經貿辦事處。外交部今天證實,確實收到立陶宛政府正式提出的申請,除表達誠摯歡迎,也會提供各項必要協助。
中央社
2022-03-26 22:00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