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香港警察 文章列表
#
香港警察
約 71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內
即時
高雄
高雄超暖分局長!自掏腰包「贊助深夜執勤員警宵夜」 霸氣下令:把特支費吃到一滴不剩
基層警員長期面對高壓工作環境,深夜執勤時往往因任務需求無法正常用餐,偶爾還會發生因穿著制服購買餐點遭受輿論批評的事件。不過,近日有網友在臉書社群發文透露,高雄市警局新興分局長陳柏彰以實際行動關懷部屬,自掏腰包補助夜勤警員免費享用宵夜,引發熱烈討論,更有不少人大讚:「這才是真正挺基層的長官!」
王宇薇
2025-02-22 12:19
新聞
國際
國內
軍事
歷史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不滿正步訓練被廢除,台灣退伍老兵堅持每月齊聚「踢正步」
在台北軍事總部附近的一條高速公路高架橋下,一小群台灣退伍軍人每個月都會聚集一次,進行步調一致的「抗議」。
Joyu Wang
2025-01-15 13:30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解放軍若攻台,由誰執行斬首戰?華府智庫:「武警」或扮演關鍵角色
中國央視9月的一則報導顯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武警)在演習中操練兩棲攻勢、投擲手榴彈、進行戰場救援、甚至在極端氣候的條件線突破封鎖。華府智庫「國防優先」的亞洲主任高德斯坦認為,種種跡象顯示,武警在攻台戰役中可能扮演關鍵角色。
國際中心
2025-01-06 16:0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中英聯合聲明》40周年:四名「生於1984」香港人的身份認同與歸宿
1997年6月30日香港主權移交的那個晚上,當年13歲的鄭先生邊吃著宵夜,邊看著電視上的直播。當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告別其官邸那一刻,年少的他隱約感到那是一件重要的大事。
BBC News 中文
2024-12-19 13: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專訪》黎智英關4年出庭自辯 特助:英國該救自己的公民,樂見川普就任後出手協助
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11月20日起為涉入的《港區國安法》出庭辯論。黎智英被國際社會視為「香港民主倡議者」,要求無條件釋放黎智英的輿論持續擴大。曾擔任黎智英特助的馬克賽門接受《風傳媒》專訪時表示:「黎智英是英國公民,英國要想辦法營救,若川普就任美國總統後肯提供協助,我樂見其成。」
王秋燕
2024-11-23 09:00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VIP
大國博弈
歷史風傳媒》「不是說要挺香港,怎麼挺成現在這樣!那美國還守得住台灣嗎?」雷根撰稿人與川普國安顧問的直球對決
我們為何現在回顧這篇文章?美國大選結束後,「川普2.0」復歸已然成為現實,而且川普不但在普選票與選舉人票雙贏、搖擺州一個沒漏,共和黨還順帶拿下參眾兩院,讓川普至少在執政初期得以貫徹意志。
李忠謙
2024-11-18 20:2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觀點投書:看到與看不到的快樂—《同聲同氣——香港年長女同志口述史》出發的同志議題
《同聲同氣——香港年長女同志口述史》於2024年4月出版,作者為鄧芝珊與伍詠欣。鄧芝珊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副教授,著有《ConditionalSpacesHongKongLesbianDesiresandEverydayLife》;而伍詠欣是前《明周》專題組編輯,一直關注社會議題。讀過台灣張娟芬的《愛的自由式:女同志故事書》,一直期待香港會有女同志訪談的優秀作品出現,今年的《同聲同氣》相信可以讓台灣讀者更了解香港年長女同志的狀態。此書以五篇故事與三篇論文組成,雖然我在研究所看的大多是論文,但故事更吸引我,因為有血有肉、有笑有淚。
羅燕媚
2024-11-03 05:40
新聞
兩岸
黎智英、李柱銘等7名民主派參與「反送中」示威案 終審上訴失敗、維持原判刑
七名香港民主派資深人物就2019年「反送中」示威期間發生、多達百萬人的「8·18流水式集會」案提出終極上訴,遭法院駁回,維持原有定罪與判刑。此前,《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和前特區立法會議員李柱銘、何俊仁、吳靄儀、何秀蘭、李卓人和「長毛」梁國雄被起訴「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辯護律師團隊堅持有關集會過程和平有序,並引據兩起英國最高法院判例,質疑起訴不符合「執行相稱性」,過分侵害香港民眾集會自由。
BBC News 中文
2024-08-13 08:42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你去香港會不會擔心被抓走?「反台獨22條」與香港「23條」:台灣旅遊警戒調升後,民眾對出遊香港的擔憂
「刪文的時候,心情很無奈,但刪完比較安心,擔心程度從七分變三分。」年近40歲的台灣上班族陳小姐是劉德華的忠實粉絲,她幾乎每年都飛去香港見偶像。去年再度踏上已實行國安法的香港前,她做了以往不曾做的事——刪除社群貼文。
BBC News 中文
2024-07-25 11:21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台灣新聞比深圳新聞少!」香港國安法4周年,台灣新聞如何在香港媒體上「消失」?
香港,曾經是兩岸之間重要的資訊交流平台,但《香港國安法》實施4年,台灣議題在香港變得敏感。一天之內,「台灣總統賴清德」的稱謂在香港媒體上集體消失了。5月20日,賴清德就職上任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當日前夕,香港《明報》和《信報》還是稱他為「候任總統」。5月21日,他在上述媒體突然變成「台灣領導人」,或被直呼其名。
BBC News 中文
2024-07-02 22:24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台灣學子國際觀的三大解鎖
5月31日開始為期三天,中國大陸防長董軍出席新加坡第21屆「香格里拉對話」防務峰會,演說中除表達中華文化的和平態度,對亞洲域外干涉與台獨更硬,展現大國自信;賴清德政府的回應竟充斥著阿Q精神,突顯當今台灣學子強化國際觀乃當務之急。上個月筆者正好為大學生做一的簡單地國際觀演講,講中提出台灣學子國際觀的三大解鎖:政治歧視、媒體侷限、全球格局。台灣的未來在青年,青年的涵養與高度也就是台灣未來的機遇與展望;幫助台灣學子在國際觀上滿足三大解鎖,成為有智慧的台灣人共同的盼望。
阿寶 JH Wei
2024-06-11 06:10
新聞
兩岸
藝文
香港嚴防六四集會 行動藝術家手勢比劃「神秘數字」沉默悼念遭捕
今年6月4日,為香港《基本法》23條立法通過後首個「六四」紀念日。據香港獨立媒體報導,過往在「六四」天安門事件前,都有藝術家前往銅鑼灣東角道以行為藝術悼念,但今年僅有三木(本名陳式森)現身。
德國之聲
2024-06-04 13:53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歷史
華人世界公開悼念六四的最後陣地,會是台灣嗎?
香港十幾萬人在維園公開悼念「六四」的盛大場面如今不再,近兩年更被「家鄉市集嘉年華」取而代之。在距離中國8000多公里的英國土地上,海外港人各自用自己的方式紀念「六四」,希望藉由公民社會倡議與藝文表演的力量,傳承「六四」的真相與精神。
德國之聲
2024-06-03 18:0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余杰專文:一座城市,將被青龍吞噬
天空就在頭頂,每個人都有,很公平。
余杰
2024-05-22 05:5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BBC專輯《隱秘之戰》:30年前流亡海外的中國異議人士,竟然至今仍被北京追蹤
30年前,中國異議人士在一個名為「黃雀」的秘密行動中被偷偷送出中國,但正如其中一位異議人士告訴BBC的那樣,北京至今仍在追蹤他們。
BBC News 中文
2024-05-13 11:26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香港基本法「23條」的前世今生:民意與港府角力的五個關鍵時間點
2024年3月23日,香港刊憲實施俗稱「23條」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
BBC News 中文
2024-04-01 14:58
新聞
國際
兩岸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專業人士出逃、藝文活動噤聲:香港陷入悲哀的沉寂
隨著中國的威權統治更嚴密地籠罩住這座曾經喧鬧的大都市,社會的每個角落都受到了影響。
Elaine Yu
2024-03-25 11:44
VIP
政治
兩岸
一文看懂》香港基本法23條可以管到台灣人!不是與你無關 寫臉書就可能被抓
2024年3月19日,香港立法會以10小時完成基本法23條立法條例草案三讀,名為《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獲得立法會全票通過,香港特首李家超在三讀通過後即時到立法會會議廳發言,宣布通過的法案會在3月23日刊憲和生效。香港自此結束23條立法爭議,將進入「國安雙法」時代,即北京制定的港版國安法、香港本地立法的國安條例階段。香港變了,台灣人只要不去香港就沒事?
林庭瑤
2024-03-24 08:20
新聞
國際
兩岸
香港基本法「23條」過關:「維護國家安全」為何讓香港人不安?
叛國、叛亂、煽動意圖、竊取國家機密、間諜、破壞、境外干預……中國香港立法會火速審議《基本法》第23條國家安全立法草案,回答中國國家安全部所稱的「憲制責任必答題」。
BBC News 中文
2024-03-19 20:50
新聞
國際
兩岸
香港追殺流亡民運人士:立法會前議員許智峯「被破產」、香港眾志副秘書長周庭遭「終生追捕」
據香港媒體報導,香港律政司去年入稟香港高等法院申請許智峯破產,由於許智峯本周二(2月6日)沒有代表出庭應訊,香港高等法院司法常務官頒令許智峯破產,須付訟費。
德國之聲
2024-02-07 17: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