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約有10∼20%的兒童受到異位性皮膚炎影響,在台灣的盛行率約8∼10%。異位性皮膚炎是過敏三部曲中最早出現的,將近80%的病童之後會慢慢產生氣喘及過敏性鼻炎。許多病童因皮膚乾燥、搔癢,導致傷口出血,睡眠和生活品質也受影響。孩子受苦,成為家庭的危機,因此造成七成家長工作受影響。這些小異膚寶貝病情反覆發作,卻沒有可長期使用卻安全有效的治療選項,也讓家長與兒科醫師面臨診斷與治療的困境。隨著新一代藥物開發帶來嶄新的治療契機,台灣兒免醫學會(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十年來首度更新兒童異位性皮膚炎治療指引,增加將生物製劑列為第一線治療選項,讓醫師與病童都有更多選擇。